全国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大汇编
诗词鉴赏:100个
1(百色市·2011)(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4题。(6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次写海面上的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3分)
(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2分)
表现手法: (1分)
答案:四、14.(1)①观(1分) ②树木百草(1分) ③秋风洪波(1分) (2)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
2(北海市·2011)( )(2分)
A.“无可奈何花落云,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意思是惋惜新花落去,庆幸旧燕归来,非常深切委婉地表达了对时光生命和美好副手的热爱礼宾司,情调柔媚和婉。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C.“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明月地写出了诗人想昨到鱼却没有渔具,只好待在一旁羡慕别的垂钓者的心情。
D.“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的反常心理,不是不知累,不知热只不过是要趁着开长多干些活,由此深刻地表现了他们的痛苦、辛酸与无奈。
答案:
3(本溪市·2011)《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答案:
4(毕节地区·2011)(一)古诗赏析(4分)
阅读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回答: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2.(1)赏析“草色遥看近却无”。(2分)
答: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答案:暂无。
5(滨州市·2011)(一)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
答案:(一)古诗词鉴赏。(3分)
。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共1分。
6(长沙市·2011)五、古诗文鉴赏(共13分)
(一)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2分)
答案:(2分)13.“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答出两点即给满分)(3分)
7(郴州市·2011)(三)诗歌鉴赏,完成15~16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写两个以上)(2分)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从以下词语呵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象:“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浅草”“几处”“新燕”“早莺”。
评分标准:2分,答对1个给1分,答对两个以上
中考诗词鉴赏诗词100个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