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弃改造为公园的意义与启示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公园,不仅仅是改变一块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保留部分工业景观的遗迹,也不仅仅是艺术、生态等处理手法的运用,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这些改造,为工业衰退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寻找出路。从这些公园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巨大转变。告别机器轰鸣的时代,人们需要的是洁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和良好的户外空间。失去活力的工业废弃地带,需要新的产业来刺激经济,工业之后的景观更加深刻地思考了这些社会问题。
一些工业废弃地被改造成公园而没有作为其他用地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原有的工业用地污染严重,不经环境改善,很难作为城市的其他用地使用。而将它们变成绿地,不仅能改善地区生态环境,还可以将被工业隔离的城市区域联系起来,同时担负着类似休闲绿地的角色,满足人们对绿色的需求,在绿地紧缺的城区,这对于缓解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可以说,工业废弃地上的环境问题,是导致景观更新的重要原因。这些地段的污染,影响了城市的生活,在环境整治的同时,便生成了新的公园。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中,处理场地上的污染,净化河流水体,增加自然植被,绿化荒地,提高环境质量等等都是工业之后景观更新的重要内容。
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公园的另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西方国家的土地体制。在那些国家里,土地为企业或个人私有,工厂关闭后自然条件恶劣的工业废弃地便很少有人问津,但它上面的环境问题,可能对城市造成影响。相比其他地区,政府比较容易,并且花费更少的资金购得废弃的土地,因此政府便成为改造这种景观的积极倡导者。进行公园建设,既能对生态环境的提高起到作用,又为市民增加了休闲娱乐场所,同时提升了周边及区域的土地价值,为日后城市在这一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打下基础图。
再次,城市的扩张,使以前人们很少到达的工业废弃地得到了注意。为了促进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政府采取了一些积极手段,它们将艺术展、园林展、博览会等活动放在这些地方举行,例如德国地区露天矿区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就举办了三届大地艺术双年展,各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将那里变成了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区域,每年吸引着大量游人到此观光,一块曾经贫瘠荒凉的地方,逐渐开始出现生气。而北星公园就是年德国联邦园林展的所在地。
面对复杂的工业废弃场址,设计师提出了保留工业遗迹,并对它们循环利用的想法。从建成的这类公园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地段多位于城市边缘,是一些有特殊用途的且相对独立的区域,并且能够为城市中的居民到达使用。像波鸿市西公园,以前的工厂不受城市管辖,北星公园和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都是处在城市之间的地带,美国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和丹佛污水厂公园,都是处在城市近郊,因此它们中的一些工业遗迹得以保留下来,建成形式新颖的公园,供人们闲暇时间进行参观、游览、学习、娱乐。可以说这类公园一方面承袭了历史上辉煌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又将工业遗迹的改造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因此这些工业废弃地的更新设计并不仅仅是改变它荒凉的外貌,而是与人们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步行街景观设计方案,景观设计方案,我们都选择格林博尔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