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乌托邦范畴的人文价值
姓名:贾婕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指导教师:姚纪纲
20070601
中文摘要在人们通常的认识中,乌托邦总是与空想和不切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所有的释义只能是不科学和无法兑现的。这种将乌托邦与现实实践简单而绝对地对立,极易使人忘记幻想与行动之间的亲密关系,因而对乌托邦的理解也显得过于偏狭,然而从乌托邦的真正本义来说,乌托邦的存在与存在性既可能是带有贬义色彩的幻想或脱离实际理想化,还可以用来指向人的某种心理能力或精神倾向。本文意图通过对乌托邦的概念分析,追溯其思想史的沿革与演变,在乌托邦真正上升为一个具有现实性的哲学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对于社会形态建构的价值性,不仅为改变乌托邦概念在使用中的混乱与不当提供某种理论上的有益尝试,同时也为乌托邦作为人类精神领域特殊存在的应用性做出理性的同时也是前瞻性的积极思考。本文拟从乌托邦的原始解读入手,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定义法、演绎法和归纳法,通过乌托邦思想史的历史溯源,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为依据,全面剖析乌托邦正反两方面的价值性,在着力探讨乌托邦合理成分转化为理想的可能性基础之上,就乌托邦的取舍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最后再将乌托邦置于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按照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总体要求,对进一步澄清关于乌托邦的模糊认识,并使乌托邦走出历史发展中的误区注入新的血液和营养,从而能够真正发挥乌托邦人性关怀的精神救赎作用,实现乌托邦理性光芒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高度统一,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美好和更加广阔的希望空间。关键词:乌托邦:现代性;现实性;人文价值
琺琣瓵。.瑃,甌.,.,甆,瓼瑂,雗,.,’
篣籑籖;
学位谗文作者险:、蕴壤已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年翴客日
言第一章乌托邦思想的历史溯源引乌托邦的本质及形态人类理性一直在为规范性和普遍性做着真诚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始至终都带有浓厚理想色彩的乌托邦的确成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完美意识,虽然乌托邦一词在我国早已为人所熟知,但正如黑格尔所言“熟知并非真知”,由于人们对乌托邦的认知存在着某种片面性,因此在当前现代性危机的背景下,将乌托邦思想置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视野进行现实性考察,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这一重要但尚未形成定论的命题,并最终发挥其摆脱世俗的社会救赎力量,极大地拓展历史的可本文首先以乌托邦的概念阐释与特性分析为切入点,通过脱胎于乌托邦的乌托邦思想或者说乌托邦精神的流变过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科学理论为衡量标准,重点考察乌托邦所蕴涵的价值性以及对于社会理想的有益启示。不仅积极探寻乌托邦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契合点,也对乌托邦认识上的曲解甚至是误解提出质疑与回答。最终将乌托邦的意旨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并确立以积极扬弃的科学态度来丰富乌托邦的思想内涵,同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给予证明,为推动乌托邦发展的未来趋向、进而从根本上剔除其自身存在的种种不合理因素,使乌托邦这一社会理想的完美设计在人类进步的情境下能够具备现实转化的可能。乌托邦或者说乌托邦思想以及乌托邦精神由来已久,在当前的理论界褒贬不一、充满歧义,如果对其作出精确的定义,无疑是十分困难的,甚至还可以说乌托邦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识形态,但考虑其作为本文的核心范畴,因而在概念上加以界定和在内涵上予以阐释仍然十分必要。本意表示“无场所”或“没有的地方”,亦即“乌有之乡”。它是由英国十七世纪的托马斯·莫尔最先开始使用的,其后逐渐作为一种精神理念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概要来说,乌托邦是源于文学创作、并逐渐以乌托邦精神或乌托能性及其价值空间。.谕邪钍鸵乌托邦一词是由两个希腊语“”和“”∷构成的,引言
邦思想而存在的一种抽象观念,它既是对人类社会理想状态的唯美设计,也是对人性复归的精神家园的意识建构。作为其合理成分,乌托邦具有人本性、批判性、救赎性等,而作为消极因素,乌托邦又同时具有虚幻性、绝对性、妥协性等。从人们通常对乌托邦的理解来看,乌托邦的社会理想应该包括以下内涵。首先,它是人的一种价值理想。作为一种双重性的存在,人不仅受到感官所接触的事物支配,还会受到超验的想象启发,前者是形而下的经验层面,后者则是形而上的价值理想。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能将混沌的感觉经验条理化而上升到比较抽象、普遍的高度,其中的缘由就在于,人的活动具有一种
【哲学论文】论乌托邦范畴的人文价值.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