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
作者:孙犁
主讲人:姚长征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思想的写法。
2、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通过人物分析理解小说的主题。
二、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等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二)作者简介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作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形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誉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孙犁
(1913─2002)
当代作家
(三)情节结构:
预习提问1:《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预习提问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通过什么来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
预习提问3:如何按情节划分层次?(注意: 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三)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月亮升起来”-——“上船走了”)开端
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发展
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她们向荷花淀里摇"——结尾)高潮、结局、尾声
(四)本文线索: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
──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合而又分:
明线──几个妇女的活动: 送夫、探夫、遇夫、学夫
暗线──地区队的活动
(五)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的分析: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具有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坚强忠贞的劳动妇女。她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进步的思想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
(五)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的分析:
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 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主题: 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荷花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