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天津产业结构调整.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天津产业结构调整
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分析(5W1H)
1. 为什么(必要性)
京津冀城市一体化构想提出近三十年,但是进程几乎为零,相对于已经蓬勃发展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集群,京津冀的发展缺少规划性并且相对落后。
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人口臃肿,大城市病突出;河北经济相对远不如京津地区,区域发展十分不平衡;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是什么(目标)
从“三个一”入手:即一个核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个主要目标,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一个着力点是“一体化”,即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在哪里
北京,天津,河北八市(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沧州、张家口、承德)
什么时间
时间尚未明确,但目前已经开始进行顶层设计,近两年之内会有相应措施,但何时能完成则不好说。
主体是谁
由中央牵头进行顶层设计,京津冀三地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引导
落实,但是这一过程绝对离不开民间力量的参与,应该发动企业和民间团体的力量。
怎么做
2. 3. 4. 5. 6.
任重而道远。当前着力点是要推动实现“三个一体化”,即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京津冀地区的差异及其定位
差异(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状况、政策、制度、人员等)
从产业结构上看:
北京是“三二一”结构,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很小,将近80%的产值来自第三产业。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和移动通信三大产业集群,并且,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和环保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天津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但与第二产业基本呈平行增长态势,第一产业比重最小,且正在逐步减小。目前,天津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导,以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此外,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五大板块,包括以现代医药和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以冶金、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板块,以物流、社会服务业、房地产、金融为主的先进服务业板块,以传统商贸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板块。在天津市工业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是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
河北省的产业结构类型同天津一样,也是“二三一”结构,但其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均GDP 不及京津的三分之一,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上升,虽然近年来上升速度较为缓慢,但相对于京津两地,河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仍然较大,产业结构水平较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突出,对全省的经济贡献率超过50% ,而重化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最大,其中钢铁、石化、建材三大行业的生产总值就占到工业增加值的一半左右。第三产业的总量增长迅猛,但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却基本不变。传统服
务业、商业发展速度已经减缓,一些滞后的现代服务业部门虽然已经逐步加快发展速度,但仍不占主导地位。
从资源状况来看:
河北省土地类型多样,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百分之七,是重要粮棉产区;,海岸带总面积110万公顷。沿海拥有优良的港址资源。年吞吐量在百万吨以上的港口4个,在建的曹妃甸港是渤海湾内最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天津产业结构调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