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由诗词关系审视唐五代词演变轨迹.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由诗词关系审视唐五代词的演变轨迹
孥定产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拿宋以后形成的诗词观念与词史论述来推演唐五代词史,不仅使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至今不能获得正确解释,而且滋生了“词代诗兴说”等似是而非的论断。本文回到唐五代诗词关系及诗乐关系的复杂演变中,对唐五代词史进行文艺原生态考察。认为:文人词主要是乐府旧曲、乐府新曲及教坊新曲三者融合的产物。盛中唐以来歌诗与曲子雅俗分流并逐渐融合,晚唐艳情诗词走向一体化,至唐末达到高峰。唐末曲子词具有抒情诗化倾向,至五代初期出现诗词分工,西蜀词主流是绮艳化方向,南唐词具有政治抒情诗色彩。 
 
一对唐五代词史流行论断的质疑 
 
在唐宋诗词史研究中,长期存在畛域分明,画地为牢的现象,研究诗歌史者很少关注曲子词,而研究词史者又更少关注诗。近年来这一缺憾正在获得弥补,《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发表了王兆鹏先生的《从诗词离合看唐宋词的演进》,以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演绎了唐宋诗词离合的基本规律,无疑具有学术开拓与导向的意义。但在前中部分——唐五代词史的论述似仍有缺憾。笔者以为,唐五代诗词关系至为复杂,完全不同于宋代。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拿宋以后形成的诗词观念与词史论述来推演唐五代词史,将复杂的唐五代词史进行简单化处理,结果使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至今不能获得正确解释。譬如,歌诗与曲子的关系是怎样演变的?初唐有没有产生标准的“词”?如何将李白纳入唐宋词史的框架?曲子词是怎样走上艳情化道路的?诗词分工到底开始于何时?花间词纵跨一百余年,中间是怎样演变的?等等,多混沌未开。而词学界的一些相当流行的论断,在史实的叩问下却显得捉襟见肘,难以自圆其说。这里列举几个代表性的论断。 
其一,“词代诗兴”说。这一观点起源于南宋陆游所谓的“诗衰而倚声作”,当今词学界进一步认为,中晚唐艳情诗从元白到李商隐到韩俚逐渐向曲子词演变,最后出现词代诗兴的局面,“韩僵的艳情诗,从内容到意境到词采,已相当接近晚唐五代的‘花间词’……是从诗向词转变的先声”,曲子词至晚唐五代已经取代了诗歌的地位,温庭筠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完成了从《香奁》体诗向《花间》式词的过渡”云云。由此出现了许多探索唐五代诗向词过渡的论文。似乎唐诗的发展方向就是向宋词过渡,研究者只管忙于找出过渡的一些“特征”或“证据”就足够了。这里首先要指出的一个史实是,花间词人温庭筠与皇甫松皆比韩偓大40多岁,几乎早两代人,断不会成为从《香奁》体诗向《花间》式词的过渡的完成者。我们不能为了建立其所谓“词代诗兴”“从《香奁》诗向《花间》词转变”等理论体系,而人为地颠倒历史。事实上,由唐至宋诗歌与曲子一直并行发展,并没有谁向谁过渡。任半塘先生在论述声诗与长短句词之间关系时有个生动的比喻“杂言与齐言两种歌辞,实为兄弟关系。”即使在晚唐五代,曲子词仍然没有取代诗歌的主导地位。甚至对于词的黄金时代宋代,学界仍有诗词主导地位之争。从王士稹等所编的《五代诗话》可知,整个五代乱世里,上至帝王、武夫,下至宫闱、羽士都有诗歌逸事,共达1215条,李调元《全五代诗》收诗101卷,据统计五代诗总数为7607首,而《全唐五代词》总数才1963首,其中五代词共689首,仅占五代诗的9%。可以说,诗歌仍是晚唐五代人生活的主要内容。任半塘先生在《唐声诗
·弁言》里有一段非常沉痛的感慨,应该引起人们的警醒: 

由诗词关系审视唐五代词演变轨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