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刘禹锡
写作背景介绍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推行改革,他与柳宗元同为革新派核心人物,革新失败,王叔文被害,刘禹锡也被一贬再贬,居外23年。唐敬宗宝历三年,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
/
/
/
/
/
/
:
: , 文学家、哲学家,字。文学上与白居易齐名,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前期刘柳(宗元)相知、诗文互递,时称“”;后与白居易诗
文唱和,时称“”,堪称“四海齐
名白与刘”。刘禹锡又是古文运动的
积极参加者,以论说文的成就最大。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
律诗
刘禹锡
唐代
梦得
刘柳
刘白
刘禹锡在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由和州刺史调任洛阳,北返途经扬州,时白居易因病罢苏州刺史回洛阳,二人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感慨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2)“初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
(1)酬:
以诗相答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的地方度过
了漫长的二十三年。诗句交代了
和( )。
“”、“”表达了诗人
(
)的心情。
巴山楚水凄凉
( )
贬谪之地的荒僻
贬谪时间之长
凄凉地
弃置身
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的辛酸和愤懑
不平
: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写:老友已逝,只有无
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
之人。
运用和的典故,表达
诗人对旧友的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
之情。
归来后的感触
怀念
悲痛、怅惘
闻笛赋
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
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
诗人以“”“”自比,抒发身世之感;“”“”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千帆竞发
万木依旧争春
沉舟
病树
千帆
万木
蕴含的哲理:
必将取代。
新事物
旧事物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