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安徽西递古镇旅游导游词范文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安徽西递古镇旅游导游词范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安徽西递古镇旅游导游词范文
安徽西递古镇旅游导游词范文
西递古镇全部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适宜。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安徽西递古镇旅游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安徽西递古镇导游词
各位旅客挚友们:
大家好!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长的村落街巷系统。
全部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适宜。村落空间改变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实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被世人称为明、清古建博物馆。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20xx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古镇主要景点导游词
各位旅客挚友们:
大家好!
西递牌楼
西递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因地处古徽州府之西,曾设驿站铺递所而得名。作为唐李后裔避难改胡姓世居之地,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相传与绩溪胡氏同宗的西递胡氏始祖缘此营房聚落,主要是看中这块盆地上的溪水逆东西行,认为非等闲之地。
西递走马楼
西递村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从前村头高大的乔木和13座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犹如大海的波涛;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蜂拥着村子,恰似一艘远航的巨轮停岸在安静的港湾里。
当来到西递村口,一座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高高耸峙在眼前。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1521-1593)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史,迁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愿准敕建这座石坊。
历史上,西递村头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最宏伟最精致的,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位于胡文光牌坊西侧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会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
桃李园和西园
沿着青石板路走进村中大路街,首先看到的民居景点为旷古斋。旷古斋堂名系今人给取的,寓广博古徽文化之意,由当代闻名书法家刘炳森手书。
出瑞玉庭前行数步,便是桃李园。桃李园亦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系西递徽商胡元熙的旧居兼私塾蒙馆。正屋为三间三进二楼结构,前两进为两小套背向三间屋。二进楼上设有独特的楼上井,使整幢房屋光线足够,空气畅通。而且,楼上木雕扶栏板权作小姐相亲孔洞,供小姐偷偷观看来往家中的男青年,能否选择到如意郎君。二三进之间用粉墙相隔,中间有门相通,门上有隶书桃花源里人家石刻横额。在通往街面的小门上,石刻有小篆桃李园三字门额,寓意桃李满天下。
出桃李园,就步入西园,与西园相邻,与东园通连的三畏堂,呈五间二楼结构,大厅高悬匾额三畏二字及跋,取畏天命、畏圣旨、畏大人之意。堂前轩敞,天井宽大。
天井和绣楼
西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因过去徽商巨贾为了藏富防盗之需,其住宅大都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向外开窗。设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合于天井内,不至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
绣楼是大夫第主子利用正屋旁侧隙地,建起的一座临街阁楼,俗称小姐绣楼。飞檐翘角的绣楼,建筑新颖,玲珑高雅。楼额木刻分别为清进士祝世禄手书山市和清代本邑书法家汪恩道隶书桃花源里人家,其中源字书写时,有意移一点于厂头上,益显整体美;尤其是人字,活脱脱像一位倾躯伸臂迎接小姐彩球的后生。楼下的小门户比正屋墙体缩进一大步,与主子自书石刻门额作退一步想相映照,耐人寻味,果真是进也风流,退也潇洒。
西递古镇历史沿革导游词
各位旅客挚友们:
大家好!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
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1999年西递村被国家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并通过了专家评估考察。
20xx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西递古镇旅游导游词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