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术专题/
∥一
. .
同口山发射台综合防雷系统改造
文/安徽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总台王麟聂广才沈学东//
摘要:本文以合肥大蜀山发射台的综合防雷系统改造为实例,详细介
绍了高山发射台防雷改造的新方案,并对在防雷改造过程中的实施细
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山发射台防雷改造方案方案实施
引言体时,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雷电流向作中心避雷钆这在铁塔设计初期就做了
合肥市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按全国年物体由先导放电发展到主导放引起金全面的考虑,生活区的地网与机房地网等
,应属多雷区平属体上产生极高电压的放电过程。在发射电位相连。广播电视天线架设在铁塔金属
均年雷暴日数在和天间,每年七八月台中感应雷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电桅:,其支撑物充分接地,在其顶部加
份更是雷电的高发期。大蜀山发射台地处网感应雷;二是传输电缆感应雷。装一个避雷钆并通过支撑物的自身向大
合肥西郊的大蜀山顶,是安徽省最重要的雷电波。是指输电架空线路遭雷地放电。由于塔基为混凝土结构,雷电不
无线台站,由于大蜀山是由历史上火山爆击或发生雷电感应雷时而产生的沿各个方易流散,所以要另外由塔脚处引出接地母
发形成的合肥西边的绝对制高点,山体岩向迅速传播的高电位冲击波。其传播速度线,使雷电流通过接地极向大地流散。
石多、土壤层薄,故电阻率高,受雷电影响在/左右,它与感应雷所产生的压降根据国际防雷界的共识:单支避雷针
更加突出,不仅雷击次数多。而且残余电压相同,危害相似,不同的是雷电侵入波各个保护范围用折线法确定,如图所示,为
高、雷击种类多、方向多变,每年发射台因方向都传播,无规律。对广电的播出环节避雷针高度,避雷针的保护半径.,
雷电造成的设备、器件损失都比较严重。极易造成干扰,形成干扰源,。
此外,雷电造成的停播还直接威胁着发射电源终端系统造成
台的安全播出工作,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发损坏。
射台防雷系统进行全面的改造。在高山发射台,
雷电的袭入途径以
雷电的特性及原防雷系统分析直击雷和感应雷为
.雷电入侵概述多,主要通过以下几
按产生机理分析,雷电可分为三种情种途径侵入广播电
况: 视设备:供电线路侵
直击雷。是指雷云对地面突出物入、信号线缆侵入和
体或电力装置的直接放电,其特点是所地电位反击电压经接
含能量巨大,在放电区域时间极短。主放地导体侵入等。
电电流可高达几百千安,
伏,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地面突出物体入地防雷系统简介
时,将产生破坏性很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发射台原来的
应,直接导致各种损失。防雷系统的核心是
感应雷。是指当雷云接近放电物发射铁塔,将其视
////年月//..
无线技术//
。//
/时,—: 近年来雷暴现象明显增加,故计算时采用论,更多地应符合我国防雷标准《建筑物
/时. , 防雷设计规范年局
为高度影响系数,当≤吨; 经计算可得出: ,/ 部修订中规定的电气几何法,又
时, .。/年。以高度为的天线为例天线称几何击距法,即我们常说的滚球法见
根据以上理论,大蜀山发射塔高的吸引面积
高山发射台综合防雷系统改造.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