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尉解缠论盘整背驰用法.pdf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大尉解缠论盘整背驰用法 】是由【小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大尉解缠论盘整背驰用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大尉的博客
盘整背驰的精确定义和三种扩展应用
盘整背驰,开始缠师解说的时候,是连续三段走势,比如上下上,前后两个上之间的比较,换句话
说,盘整背驰的级别是当前走势的次级别。而其后,在实际操作中,又给出了一系列盘整背驰的扩展应用,
我归纳了下,有三种(以下全部以12345五段向上走势,234形成中枢来解说):
一、12345,234为中枢,1、5为中枢两端的同向走势,5比1高时,可以用类似盘整背驰的方法来
比较,缠师将中枢形容为星球,两端的走势因为星球的引力,会有一个回拉的作用,所以可以比较。这个就
是欺世盗名的井论的原型。
二、123456,234为中枢,1、6为中枢两端的反向走势,照样可以比较盘整背驰,但是只能在走势结束
时通过反向的MACD柱子面积来比较中枢对其的回拉力度,此时黄白线无用。
三、1-11,其中2-10扩展成上一级别中枢,站在上一级别比较1和11,当11走出三段时,形成本级
别走势,再和1比较。参考二,反向的也可以比较。:.
以上都是盘整背驰最精确的定义和高级应用,实战价值非常大。
背驰判断的误区
针对某人质疑的解释:
对任何人的理论都不要轻易相信,而要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和摸索,加以验证。
1、所谓大井小井什么的,是我就你们的方便才这样表述的,本质上就是盘背,这个我已经说到想吐了,不解释。
2、我对缠论的理解之透,是数一数二的。对挂羊头卖狗肉的井论,我怎么可能分不清大小井呢?在本级别用线段画出
的中枢,去比较前后段的力度,通常我们是看本级别MACD黄白线和柱子面积。但是经本人长期实践发现,黄白线的高低
当本级别与高级别出现不一致时,必须以高级别为准。你在5F上看,第三段大于第一段,可是到15F、30F上去看,背驰
很明显。为什么要以上一级别为准,不仅是我长期实践的总结,也是有理论依据的,但是此刻不想说太多,自己多操作个
股验证去吧。
,我说是以高级别,哪个正确,自己去验证100只个股再来质疑不迟,至于理论依
据以后再说,今天累了,先给结论。
尊重完全分类
出现变化,盘中接回部分筹码,走一步看一步
收盘了,继续写,把晚上准备写的东西一并放上来吧。
首先解答前一篇文章的问题。
,理由如下:
1、5F盘整背驰完美,并且其后的回调力度会比较大,至于为什么,主要在于契形反弹这种结构,不太清楚的可以百度。
但这只是其中一个理由,更重要的理由和盘整背驰级别有关,这个暂时不展开说,否则就没完没了了,以后再写吧。:.
2、成交量低迷,尤其到周线上去看,本周可形成顶分型的雏形,从底分型到顶分型不断在缩量,从来没有哪个大级别
上的一笔在持续缩量的情况下还可以延续下去的,而延续下去的唯一可能就是本周突然放量,但是从当时量能的表现来看
成为极小概率事件,而做股票不能在任何时候去赌极小概率事件。
3、30F级别,从2132开始的上涨,同2307-2536的上涨构造了3067下跌以来的第二个中枢,任务已经完成,反弹随时
可以结束走出30F级别的c段也就是日线的一笔,这个回复里有同学提到了,而最标准的c段还包括了对第二个中枢的三卖,
也就是说最恶劣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跌出日线上的三笔出来,必须把这种最恶劣的情况考虑进去。
4、基本面上,养老金入市困难重重,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场内存量资金无法支持5F级别中枢上移的过程。外围形势
也依然没有足够支撑。
从以上理由可以看出,尽管在绝对概率上无法完全排除突破中枢走出一轮新的反弹行情的可能,但是炒股必须考虑各种
情况的发生,并且在不利理由足够多的情况下把最恶劣的情况放在首位,所以2月6日下午,盘整完美或不完美,都要出
局。这就是风控。
但是,还是这个但是,实战和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哪儿呢,就是走势怎么走都是对的!而且必须清楚盘背的本质,这里
先给出一个个人总结的定义:在本级别盘整扩张成更高级别盘整之前,无论是否出现盘整背驰或怎样形态的盘整背驰,都
无法绝对排除走出本级别趋势的可能。也就是说,当走出盘整形态以后,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盘背,不管是大井还是小井(先
这样用,以后会给出更合理的定义),甚至不管有无背驰,只要该级别盘整没有扩张成高级别盘整,都不能断言它无法走出
本级别趋势。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来判断概率从而选择当下的操作,但正因为这种无法保证的绝对概率,
哪怕在完全分类里只有1%的可能,走出来也是对的!也要正视并尊重!这才有了“走势怎么走都是对的”这句话。
而今天下午突然放量,走出了中枢上移的雏形,那么在操作上的应对就只有先配置部分筹码防止逼空,后续观察量能能
否跟上选择下一步的应对,这就是个股操作上的另外一回事了。
这个中枢上移的雏形其实还是在盘整背驰段的保证之下,但是我想用“非同一般”来形容,这也是我下午盘中接回筹码的
最主要原因,当然昨天下午接回的上午已经卖出,这也是从风控的角度做的超短线而已,下午接回就是顺应形势的另外一
种应对了。至于为什么“非同一般”,各位可以自己思考。
那么,明后天就非常关键,现在无法判断大盘的中枢上移会延续还是夭折,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尤其关注量能的变化,
盘中及时调整策略(持有、加仓或逃跑),这才是实战中最正确和客观的态度。
图解盘整背驰三大应用之二和之三(最新版)
第一篇文章是精华中的精华,其价值在于可以处理所有复杂的盘整走势,而盘整尤其是在非同级别分解视角下中枢扩张
的盘整是走势中最常见也最难处理的,而趋势的第二个中枢也可以作为盘整来处理,所以如果处理好了盘整,基本上这市
场就没什么神秘的了。故而第一篇文章是乾坤大挪移第九重的功夫,但仅仅是理论上的第九重,实际操作要想达到第九重
的功夫当然不是看懂理论这么简单,和人性也有关系。
站在理论分析的角度,盘整背驰三大应用之一就是井论,沉迷于井论的人其局限性非常大,原因就在于市场不可能总是
出现所谓“井”的形态,而三大应用之二和之三结合起来,可以处理所有复杂的走势,其适用性和适用范围远超只知其一不
知其二和其三的“井论”。不多说,见下图::.
假设每个转折都是线段,级别1F。2-11扩展成5F中枢,1-2力度最大,11-12力度大于7-8、9-10,13高于2和10。可
以有如下分析:
1、7-12无井,盘背应用一即井论无法判断12后的回调,然而根据应用三,2-11扩展成5F中枢,11-12同1-2比较盘背,
其后必然回拉;当走到14时,9-14无井,盘背应用一即井论依然无法判断,而站在应用三的角度,11-14已经走出三段,
形成1F走势,仍然可以同1-2比较盘背,其后必然回拉中枢2-11.
2、盘背应用二的核心就是中枢两端的反向走势的比较,只要后一段力度小于前一段,必然回拉中枢,但不保证回到中
枢内。以上图为例,2-11作为5F中枢,从12开始,所有向下的离开走势,级别为1F和1F以下的都可以和1-2比较。比
如,12-13力度小于1-2,必然回拉;12-15走出三段也就是形成了1F走势,再同1-2比较,只要力度小于1-2必然回拉,
后面的过程就不难理解,只要从12开始向下的走势扩张成5F走势之前,比如12-23力度小于1-2,必然从23开始回拉中
枢2-11,但不保证一定回去,可以形成三卖。
3、实际操作中要警惕12开始的走势跌出1F趋势的可能,但就算跌出来比如12-23,只要力度小于1-2,仍然会回拉中
枢2-11,但不保证回到中枢内;当12开始的向下走势力度超过1-2时,再回拉,从23开始向上的回拉大概率形成中枢2-11
的三卖。
这种走势在实际中经常发生(最近的大盘1F走势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判断),看似很复杂,而且无法应用“井”也就是盘
背扩展应用之一,但只要精通二和三,有什么难的?看走势如看掌纹。以后至少在本人的地盘,不要把局限性非常大的“井
论”当个宝贝了,而实际上所谓井论也就是本人总结归纳的盘整背驰应用之一罢了,实在太简单,会用这个只能算初中水准。
而掌握之二之三并综合运用,才是大学毕业了。至于硕博水平,则需要实战锻炼。
必须强调的是,1F上很多时候操作性有限,涉及到线段当下结束点判断的问题,没有必然把握,所以实际操作必须结
合各级别和基本面等综合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交易系统来当下操作。
附1:关于盘背二,有位提到不理解这个理论的意义。可以换个图形来想,当13大幅下跌跌破2-11中枢下沿的时候,
12-13与1-2相比盘背,会回拉中枢2-11,就是这个意思。上面的图是12-13没有跌破2-11中枢下沿的,这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方向。
不理解的见下图::.
12-13与1-2盘背,导致其后对中枢2-11有个回拉的作用,但不保证一定拉回去,更多的是站在宏观角度培养大局观对
走势有个全面的预判。这个理论的意义在于反向的盘背比较,考察对中枢的反向回拉预判。实际操作如何灵活运用就看个
人功力了。
教科书般的经典——实盘解说盘背三大应用之二和之三
最近的大盘1F如下图:
一、,2-11扩展成5F中枢,根据盘背扩展应用三,11-12与1-2比较盘背,
其后对中枢2-11有回拉的作用,当走到14的时候,本级别走势完成,不必等完美就可以和1-2继续比较,
其后又回拉中枢2-11,这在当下就可以判断,不必要等到14或16新高。当然有人会说,9-14出现了“小:.
井”,不是也可以判断14后的回调吗?这是典型的井底之蛙之论。如果根据井论即盘背应用一,视野是非
常狭隘的,你只能判断14后保证一段回调,这对于1F级别操作来讲几乎没有意义;而有了盘背应用三,当
走到14甚至12的时候,就可以预判其后的回拉是针对中枢2-11的,而且从当时12、14的高度来看,拉回
去几乎是必然;更何况经常会出现13高于10,也就是无井的情况,难道就不能判断了?有了盘背三,盘背
一在小级别上几乎可以无视了,尤其是处理复杂的走势,盘背三无论是视野、对走势的预判、当下可操作性
都远大于盘背应用一。
二、以11为起点,12-21扩展成5F中枢,后面分析与上面几乎一样,不再赘述。注意21-22与11-12
在本级别看黄白线是不准确的,看面积则不明显,到上一级别看背驰则很明显,这个误区之前纠正过。
三、以1为起点,1-4为1F走势,4-19为5F中枢,19-22为1F走势又可以和1-4比较;也可以将
1-6作为1F走势,17-22也作为1F走势,6-17作为5F中枢来比较,结果是一样的。
四、反向的比较就不说了,之前图解过。
有了盘整背驰三大扩展应用,尤其是应用二和三,走势是不是如掌纹一样清晰可辨,当下操作是不
是能做到心中有数?
井论即盘背应用一是非常渺小的,处理不了大量无井的复杂走势,而且全局观也很差,像17-22这
种无井的情况,你用井论能看出什么来?有了应用三的视野,就不难判断今天的高开低走。关于井论的问题
还有很多,以后再批判,但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通过批判来提高,回归正确的理论。
至于后面的走势怎麽发展,《图解盘整背驰三大应用之二和之三》一文里已经给出了需要警惕的某
种情况,当然不是必然发生,但不管哪种情况全都在掌握之中。看看最近的大盘,是不是特别眼熟?这些都
了然于胸,是不是有诸葛之神机妙算的感觉?
盘整背驰三大扩展应用问世,缠界再无井论立足之地,势必回归缠论正统。
附:之所以多次讲解,是因为盘背三大应用可操作性非常之高,最近的走势就很说明问题。我最烦网上所谓
高手动不动中枢震荡,看好三买卖点之类的废话,耍嘴皮子的功夫而已。最复杂的中枢震荡,也一样可以操
作。
目前大盘的1F图(更新盘后分析)
最近事多,估计很多人对走势糊涂,先上个分段图。:.
32、33都已走出,不标了。
从25开始,走了一个线段类上涨,当走到28时,根据盘背三,1F级别操作者可以卖出,至于后面
的接回,在于盘背二和29与26之间关系的结合分析,31又是线段类三买,走成这样就太正常不过了。当然
必须强调两点:
1、最小级别上的操作不是时时都能玩的,更大的意义是事后分析和对冲。
2、个股的操作是另外一回事。
其他不多说,自己分析去。
盘后更新:看了下回复里,大都还是纠结于线段,其实毫无必要,关键是级别和力度。级别越小,力度越大。
25开始线段划分存在差异根本不影响走势的分析和当下操作——从25开始的中枢离开段作为1F级别,连
中枢都没形成,可见其力度之大。另外一种流行的分析方式是看笔中枢,从25开始到32走出了a+A+b的标
准形态,其中A是扩展后的高级别,位置在28-29附近。但是这种则完全是事后分析,对当下操作没有太大
意义,因为当25开始延伸的时候,一直没有摆脱背驰段,你根本不可能预知会走到32,这种分析唯一的好
处就是当走到32的时候可以看出是个卖点罢了,但是中途你能保证不被洗出局吗?所以,25-32这段走势最
核心的判断是在29的位置,比26只高一个点。对于当下操作来说,是个接回筹码的位置,其后的力度基本
是可以通过形态学进行预判的。32开始向下的调整对于5F级别来说是在干什么,又是非常清晰的事,就不
多说了。
盘整背驰大于趋势背驰的意义
目前发现部分人过于看重趋势背驰,这是学缠理论脱离实际的一个典型表现。之所以会
这样,本质原因在于趋势背驰后的幅度保证——必然回拉最后一个中枢,注意这里的回拉是指最
后一个中枢的波动区间最高(低)点,不是指中枢区间。这个必然的幅度就保证了趋势背驰在非
同级别视角下必然终结本级别趋势,即便在同级别视角下没有终结本级别趋势。但是实际操作中,
首先出现的问题是真正标准的趋势背驰非常少见,也就是c段必须新高而且包含对最后一个中:.
枢的三买。实际走势中基本都是以最后一个中枢的盘整背驰——c段不新高甚至干脆没有c段,
或者c段新高但不含三买的情况下终结本级别趋势,而这些大量的非标准趋势全部都要用盘整
背驰来解决,所以实战中盘整背驰的意义远大于趋势背驰。这也是本人写了多篇文章讲解怎么
应用盘背的价值所在。
盘整背驰在操作上难度自然比较大,原因是盘整背驰之后有多种分类,没有什么必然保证,
这也是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困惑茫然的地方,但这一点也恰恰反映了走势的灵活多变和不可预测
性。没有什么是必然保证的,没有什么是套用一个固定公式就可以解决的,操作的正确必须依赖
多种因素的综合判断,是对一个人综合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心态的最大考验。炒股,哪里是那
么简单的事。
今天先讲这么多,下一篇暂定为盘整背驰后的完全分类,算是对缠论的一点补充吧。
盘整背驰后的完全分类
最近比较忙,抽空写点,图就不上了,自己画印象更深刻。
盘整背驰后的幅度是不可预计的,没有必然保证,所谓的分类其实就是根据盘背后回调的幅度对走
势做一个完全的归纳,从而总结出对实际操作有利的应对。以下分类全部以向上走势12345为例,其中234
形成中枢A,5离开中枢创新高并对1形成盘背,6开始回拉中枢:
1、盘背后形成三买。根据力度,又可分为:
,即6段回到中枢A波动区间最高点与中枢区间最高点之间,也就是俗称的扩张型三买,
本人用弱三买来形容,个人习惯问题,以后不再说明。
,即6段回落在中枢A波动区间最高点之上。
2、盘背后中枢震荡:
,即6段回落到中枢A区间之内,但不低于区间一半高度。
,即6段回落到中枢A区间之内,并低于区间一半高度,但高于中枢区间低点。
,即6段回落到中枢A区间之内,低于中枢区间低点,但幅度不大,其后第7段拉回中
枢A.
3、盘背后的二三卖重合:
,即6段跌破中枢A区间低点,第7段回到中枢A区间最低点和波动区间最低点之间形
成三卖,即俗称的扩张型三卖。
,即6段跌破中枢A区间低点,第7段回到中枢A波动区间最低点之下。:.
无论是在第几个中枢,盘背后这几种情况都会出现,下跌时反过来就行。实际操作中必须掌握各种
图形,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多级别联立分析和基本面在当下做出正确的应对。以上仅仅是分类,关于操作上
的问题,限于篇幅和时间,以后再说了。
最后多说几句:
一、本人这里都是属于高级课程,属于基本功好的过来提高的。打基础一类的建议去看缠博,或者
网上其他学长们的理论解说,有不少理论还不错的,也肯细心贴图讲解,我本人比较懒,也忙,这些工作就
不做了,请谅解。
二、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天差地别,比如分型笔线段、同级别分解等等基本概念,就算搞清楚了,
实际操作也不是那么回事,提醒两点:1、不要每一次试图通过笔中枢判断线段结束,尤其是小级别的,否
则你会经常挨耳光;2、实际操作中,同级别分解不要太当回事,如果只会用同级别分解,最起码也要30
分以上级别,否则会出大问题。这是本人所说的区别于网上所有理论家们最大的地方,一切都从实际获得利
润的角度出发。最近发现很多人太重视同级别分解,这又是个理论脱离实际的误区,以后大概要专门点一下。
为什么这么说,同学们自己先思考吧。:.
今日解盘——每天都是教科书
由于走势实在太经典,今天来一个彻底的系统的解盘。
上两幅图,第一张是5F,第二张是1F。首先看5F,从2133开始的5分趋势扩张为30分盘整,根据盘背
应用三,我们可以将4-13处理为30分中枢,1-4和13-18分别为5分走势,可以比较盘背,实际上从16
就可以开始比较。当走到16时,我们还可以结合盘背后的完全分类来预判走势,由于13-16对1-4盘背,
根据其后的完全分类,从16开始的向下走势可以有各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因为你不可能预知13开始的
盘整走势究竟走几段,所以从16开始就要分解操作。13-16与1-4背驰,那么可以通过区间套精准定位16
的卖点,在走到17的时候出现次级别背驰并对下面的8-15中枢形成三买,那么自然又可以进去,之后18
的操作类同。那么最关键的地方来了,就是18开始向下的回调就决定了13-16的这个走势结束没有,18开
始向下,可以继续中枢震荡、扩展,甚至震荡完了继续上移,使得13开始的走势演变成一个向上趋势,也
可以下移使得16开始形成一个新的盘整下跌或趋势下跌。所以从18开始就要紧盯次级别,观察18向下的
力度会否演变成后者。这种情况没什么好奇怪的,一切都可以在预料之中,各位可以去看看本人《图解盘整
背驰三大应用》一文,看看从16开始向下的图形是不是似曾相识,是不是有可能出现本人提醒过的要警惕
的某种情况?:.
那么,当走到18时,观察的焦点就移至第二张图,这就很简单了,42与45构造中枢,45-46与
41-42比较盘背(盘背应用一),卖出,这个也是5分上18的位置。其后的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46的盘
背并不能保证39开始的走势结束了,正如18的结束并不能保证13开始的走势就结束了,这个时侯,盘背
后完全分类的作用就出来了,46卖出后,继续观察,结果47跌破45,这就保证至少会出现盘背后完全分类
里弱震荡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在48形成二卖,所以没有进场价值,当然你反应够快的话,可以做个
线段的对冲,不过一般不建议搞这么小级别的。继续观察,二卖后继续下跌,到51出现盘背,构成一个5
段的线段类下跌,那么自然可以进去短差一把,,因为50-51
没有段内背驰,无法看出来该段会否继续延续,所以能观察的买点其实是在51上来后构造的一个笔中枢的
下沿,前面说过中枢下沿是个很好的买点。当然有人会说这个位置仍不安全,的确这不能保证51就一定结
束了,但不是就不能操作了。最小级别的操作和经验以及盘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看到,从46开始的
下跌到51连一个中枢都没形成,而51之后向上的反弹在形成笔中枢的时候也没有触及49,那么可以说反
弹的目标没有达到,其后大概率会触及49,那么该买入位置的操作空间就出来了。还可以结合46-51的内
部结构来辅助判断,可以看到形成了三个笔中枢的下跌趋势,并在跌破最后一个笔中枢时出现盘背(注意这
个盘背要到5分上去看,很明显),那么两种方法一结合,到52的短差空间就出来了。
之后走势的演化,无非就是46开始的走势何时结束的问题,由于向下这一段力度太大,所以要警惕
跌出趋势的可能。在5分上就更明显了,18开始的向下段对16-17没有盘背,那么5分级别操作者是不需要
介入的。
此外,还有一种分析方法,1分上,从11开始分解,11-16作为1分走势,16-25作为5分中枢,25-32
作为1分走势,32-41作为第二个5分中枢,看出来了吧,11-46形成了a+A+b+B+c的5分趋势,41-46就是
非标准的c段,这个趋势如果结束了,其后的下跌力度大一些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这个视角还可以预判46
开始的下跌有演化成5分盘整或趋势的可能。:.
当然还有其他的分析方法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每一种方法都不能孤立的去用,结合起来才是王道。
以上的分析全都具有非常明确的当下可操作性甚至预判性,不是那些理论派们可以比拟的。如果从我这里学
了这么多,还不能看走势如看掌纹,还不能当下操作来去自如,那只能表示无能为力了。大盘实在太简单,
每天都是教科书。盘背三大扩展应用+盘背后的完全分类+个股操作,一个无视牛熊的高手就这样诞生了。
关于盘背三大扩展应用的总结
(2012-03-0816:32:29)
转载▼
写第一篇博文的时候,只是基于大多数人对盘背认识之肤浅,从而让错漏百出的伪理论横行,心中
不忿兼发些善心,故而总结提炼了盘背的原本定义和三种扩展应用,以为缠论正名。原本也不想多啰嗦,所
以点到为止,但是在某些好学的同学不断提问之下,终于还是进行了一系列的详细讲解。很多知识就是这样,
只是略微提到的话,基础好悟性高的人能立刻心领神会如获至宝,基础差的略有感觉但无法实际应用,而被
错误理论洗脑的,只会抗拒和排斥,拒绝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只有经过长期的实战锻炼,才能自如使用,熟
能生巧。
盘整背驰三大扩展应用,其核心在于以下几点:
1、盘背的比较不仅是隔着一段比,更重要的是隔着中枢比较,这是基于缠师“星球与引力”的比喻
而演化出来的。
——盘背扩展应用之一,看问题要搞清原理和本质
2、围绕中枢运动的同向走势可以,反向的当然也可以比。
——盘背扩展应用之二,逆向思维
3、一般人在运用背驰的时候思维比较僵化,只看到次级别走势之间的比较,那么既然缠论给出了“围
绕中枢的运动可以是次级别及以下级别走势”这一定理,次级别以下走势之间当然也可以比,次级别与次级
别以下级别的也可以比,对于中枢扩展的复杂走势运用这样的处理方式就很清晰了。
——盘背扩展应用之三,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
4、运用结合律,多样化的分解走势,使得处理复杂走势时有各种分解和结合方式,不拘泥线段,没
有成规,一切以利于当下操作为准则。
——盘背三大应用综合使用,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炒股的活动,对一个人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很高,以上这些思维方式是想成为高手的人不可或缺的。
无论是先天悟性高的还是后天刻苦磨练的,这都是应该追求的方向。总结完毕,盘背三大应用的解盘告一段
落,以后各位就自己在实战中磨练了。
思考题
(2012-03-1122:27:54)
转载▼:.
上图,每一根为K线,从左往右数,第2、3根K线高低点完全一致。不考虑左右未画出来的的部分是否成笔的问题,
就图中这些元素是否成笔?如果是的话,算几笔?(按新笔定义)
关于思考题的再思考
(2012-03-1322:56:16)
转载▼
缠中说禅2007-09-0517:13:18[举报]
[匿名]新浪网友删除此人所有评论
2007-09-0517:04:05
C
A┃
┃┃
┃┃┃
┃┃┃┃
┃┃┃┃┃
┃┃┃┃
┃┃┃
┃D

B
请问上图中的笔,是AD一笔呢还是AB,BC,CD三笔呢?
==
AB肯定不是一笔,BC也不是,至于AD是不是,这要看D后面的走势。
找笔,首先要找分型。A、D都满足分型的条件,但关键看D后面的分型是顶还是底,如果是顶,那么AD就
是一笔。如果是底,那D肯定不是和A构成一笔的那个底。
以上,摘自《程式化补缺口震荡如期上演》一文
笔的问题其实比线段还多,关于上个思考题的问题,其实我想说的话有很多。看了下回复,不出所料分歧非
常大,但本人提出这个问题自然是有用意的。今天限于时间,先贴出缠文里一个非常有争议的回复,大家自
己先看看吧。具体的分析,下回有空再说了。:.
彻底揭穿井论的谎言
如上图,16为起点分析的话,两种视角:
一、非同级别:17-26扩张成30F中枢,28形成三卖,注意,这个三卖不是标准的30F级别的三卖,
但可以视作30F的三卖临时处理,这个牵涉到三买卖点的问题,如果要细说又是不亚于盘背三大应用的系统
工程,现在略过不表。而这种三卖后的跌幅也是不一定的,市场好的时候,到29一个盘背或不新低又拉上
来了,市场不好的时候就如今天了,只要你按照非同级别考虑问题,对这种跌法一点不会感到奇怪,完全被
理论所保证!另外,从2133开始,将22作为分解点也是可以的,但是这种分解其实是站在更大级别的同级
别分解角度,对当下的操作和走势发展的预判不利。为什么?22作为起点,从22开始最多跌出一个趋势出
来就可以结束;但是从16开始分解,至26已经形成30F盘整,那么就意味着26开始最多也可以跌出一个
趋势出来,换句话来说,26作为起点的分解让你可以对其后走势最恶劣的发展有个预判,其视角自然更大。
二、同级别:16到27是一个非标准趋势,好吧,经典的例子终于出现了。22-27毫无疑问是非标准
趋势中的大井!会有人认为是“小井”吗?26-27与24-25是否盘背没什么好疑问的,不谈黄白线,难道你
忘了比较面积吗?这个所谓“大井”是不容质疑的!接下来的发展我想也不用多说了,别说大井后三段有重
合已经很渺茫,就算重合,这对操作有意义吗?这个趋势分明没有结束,大井保证第一买卖点是胡扯!关于
井论的本质,本人在《井论之伪,世人之愚》里说得非常清楚,本质上就是盘背,盘背不管发生在第几个中
枢,都无法保证终结本级别走势。大井无论在盘整还是趋势中,根本不能保证其后必定出现至少三段的同级
别走势,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所谓大井后的三段其实就是概率问题=盘背有一定概率终结本级别趋势。
没有百分百的保证!即便能保证,最弱的之字形也毫无操作意义。伪论居然欺世盗名一年有余,直至近日,
还有如“当风吹过时”这样的死忠们执迷不悟,误导群众。

大尉解缠论盘整背驰用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s
  • 文件大小4.68 MB
  • 时间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