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伟虹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文类别专题




路桥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
伟虹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

指导教师夏晓慧
学生姓名欧维发
专业名称道路与桥梁技术
班级名称路桥1105
2014年4月
目录
0 绪论 3
3
3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3
工程场地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状况 3
7
第二章路线设计 9
9
18
21
第三章道路路基设计 26
26
26
27
28
28
28
第四章道路路面设计 29
29
29
路面材料技术要求 30
路面施工要求 32
第六章其它设施设计 34
34
34
34
第七章设计图纸 34
34
毕业设计小结 34
0 绪论

本项目为伟虹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道路红线宽为20m,东西走向,全长约750m。道路设计车速为40km/h。沿线其他配套设施均没建设。经过初步方案的设计以及和业主单位的审定道路标准标准段为车行道宽度为2×,按双向四车道行驶,。%,坡向道路两侧,人行道横坡为1%,坡向车行道。
关键词:路线;路基;路面。

道路是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它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和沿线设施所组成的线形构造物。一般所说的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切面。路线设计是指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尺寸的工作,即通常所说的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三者是相互关联,既分别进行,又综合考虑。
本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首先要熟悉地形图和所给的原始资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况。然后进行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路基设计,路面设计及其他设施设计。
,在此软件里输入道路的基本信息,然后处理得出的成果。最后,我把这整个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整理好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工程场地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状况
(1)根据本次钻探揭露,本路基岩土自上而下可分为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冲淤积土(Qal))、风化残积土(Qel)和古近系始新统华涌组(E2h)“红层”碎屑岩。人工填土为素填土,普遍厚度薄;第四系冲淤积土主要为淤泥质土;古近系始新统华涌组风化基岩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埋藏浅,局部存在“软、硬”夹层现象。综合本次勘察钻孔资料,工程地质剖面总体分7层[1)~7)];现自上而下综述如下:
1)人工填层(Qml)
素填土:全场地钻孔均有分布(附表2“工程地质剖面分层数据统计表”,下同)。~,。~,。土层呈褐黄色、褐红色、紫红色、褐灰色等,由风化残积土、强风化岩、少量碎石及砖块回填而成,轻度压实。属多年前填土。
本层取土工样1件,定名为粉质粘土;其物性指标见附表3“土工试验结果分层统计表”及附件之“土工试验报告”。
标贯试验1处,实测N′=5击;杆长校正后N=。见附表4“岩土层标贯试验成果分层统计表”(下同)。
本层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建议值见表2(下同)。
2)第四系冲淤积土(Qml)
淤泥质土:本场地局部钻孔有分布,见于WH-ZK2、WH-ZK3共2个钻孔。为本场地浅部软土层。~,。~,;~,。土层呈深灰色;含大量粉细砂。饱和,流塑。
本层取土工样1件,试验结果定名为淤泥;其物性指标见附表3“土工试验结果分层统计表”及附件之“土工试验报告”。
标贯试验3处,实测N′=2~3击,平均值N′m =;杆长校正后N=~,平均值Nm=。建议采用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见表2(下同)。
3)风化残积土(Qel)
残积粘性土:全场地钻孔局部揭露,见于WH-ZK1、WH-ZK3、WH-ZK7、WH-ZK8等4个钻孔。层厚4

伟虹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3.06 MB
  • 时间2017-09-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