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系:不按常理出招
作者:《房地产世界》编辑仝建兵 2006-1-6
5月23日,挥金海河之畔;6月13日,饮马嘉陵江边;6月24日,浦江东岸潍坊新村败北;6月30日,又裹挟46亿巨资再战陆家嘴竹园商贸……和黄剑光所到之处,让人眼花缭乱。
宏观调控不断发力,全国楼市应声而下,大量开发商陷入需求疲软的泥淖。然而就在这个非常时期,李嘉诚的长和系却进一步发力。从2004年开始,每两个月和黄在内地就有一幅顶级地块进帐。近日在浦东潍坊新村和竹园商贸地块与新鸿基的贴身肉搏更是让业界为之侧目。
地产支撑3G
在疯狂拿地的背后,是和黄内部产业压力的刺激。和黄在香港和内地已竣工的开发项目数量正在减少,而内地项目对集团的贡献正逐年加大乃是推动其内地大量拿地的直接原因。
在这个庞大的资本帝国中,固有业务一直以较低的负债率、良好的业绩为集团贡献巨大的现金流。和黄地产与酒店业务在其7大固有业务中的排名第5,其盈利能力也与之相称。
近几年和黄固有业务的负债率与3G部门相比非常低。2003年负债率9%,而2004年仅1%,;同期3G部门2003年负债率为38%,2004年为67%。正是固有业务为和黄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
2004年集团资本性支出港币341亿,其中214亿与3G业务有关。(),所占比例仅2%,%。
(,营业额同比下降 19%),和黄把营业额萎缩归因于香港和内地地产竣工项目的减少。
内地地产对和黄的贡献比重也在逐步加大。为和黄提供的地产投资溢利项目中,内地物业在数量上占了很大的优势。来自2004年和黄年报所出具的数据显示,和黄2004年的物业发展溢利主要来自于广州珊瑚湾畔、深圳御龙居、珠海海怡湾畔、重庆比华丽豪园和香港蓝澄湾及附近的一家酒店。
2004年到2005年3月份之前,仅和黄在内地所收购的项目总建筑面积就达320万平方米。3月份以后,和黄并未放松土地储备,其相关部门正集中在内地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灾难投资
“翻开李嘉诚的创业史,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灾难投资者,”仲量联行上海公司总经理陈立民对《房地产世界》说。半个世纪以来,李氏家族的“灾难投资术”几乎从未失手。
“李嘉诚起家的第一桶金是香港1967年暴动的时候”,陈立民说。之后香港经济在70年代起飞,李嘉诚坐享其成。之后在几个重要的关节点上,他都在扩充土地储备。
1982年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谈判,谈判完以后在楼梯上摔了一跤,结果香港股市以及市民对经济的信心也跟着摔了一跤。中英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1997年香港回归。港人因为都不知道中国是个什么模样而陷入恐慌,很多有钱人都逃离香港。但是李嘉诚没有走,反而大手笔低价收购房产。同样在1997年的金融风暴中,李嘉诚也没有撤离。
“赌博和投资不一样,赌博的概率是一定的,投资则不同,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增加自己的胜算,你投入的量越大,越能影响周边的环境,”据说,李嘉诚曾经如是阐述他的投资理念。
“现在内地宏观调控,越调控他越买得多,”陈立民指出。李嘉诚之所以敢于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大胆投资,有其作为港资地产精神领袖和资本
长和系不按常理出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