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柳永
导入:中国的男词人也分豪放和婉约,豪放的如苏轼的“大江东去”,展现的是男人的力量与豪情,婉约的如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展现的是男人似水的柔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雨霖铃》,其作者是北宋婉约派男性代表柳永,他想通过本词向我们传达怎样的情,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向我们传情,请同学们通过听朗读,寻找字里行间里基本的情绪。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朗读,感知课文
把握情感
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缠绵哀怨伤感低沉
又因何事而哀怨,何事而伤感呢?
伤离别
解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
淋铃》。此曲就是柳永取唐时旧曲
翻制而成。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
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
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整体感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生活中的别离是一件常事,在诗词当中更是历久不衰的主题。“逢”有喜逢、巧逢、惊逢,离别的方式和心态也是多样化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壮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梦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醉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泪别)
古代描写离别的诗词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慰别)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恨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惨别)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釧;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苦别)
雨霖铃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怎样的一种离别呢?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中去寻找
《雨霖铃》课件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