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孕产妇产前心理探索及护理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孕产妇产前心理探索及护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孕产妇产前心理探索及护理
2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医院麻醉科福建省龙岩市364100
一、孕产妇产前的心理问题类型分析
由于绝大多数孕产妇都会对即将到来的分娩存在既担心、又好奇的特殊心理,所以产前非常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紧张的不良心态,这种不良心态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性紊乱,诱发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等问题,不仅会对孕产妇的分娩造成影响,而且非常容易引起产后抑郁症[1]。所以,进行产前心理护理是重要且必要的。
(一)恐惧
信息社会使人们对相关信息和新闻的了解更加方便、快捷,受此影响,有相当一部分产妇在住院前往往就已经了解到很多有关产妇或新生儿死亡的报道,对于自然妊娠时的疼痛反应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所以在住院后,她们极易产生恐惧心理,害怕因大出血等问题影响自身及胎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分娩疼痛的恐惧尤为剧烈[2]。对于经产妇而言,初产妇的恐惧心理更为严重。
(二)怀疑
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生育制度的影响,几乎任何一个家庭对于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关注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选择入住的医院时,往往更关心医疗设备的整体水平和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但是受与妊娠有关的医学如识相对匮乏的影响,孕产妇及其家属往往对住院后所捕捉到的一些敏感信息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加之身处特殊时期,所以这种关注在很多时候都会最终演变成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怀疑,进而影响各项治疗与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
(三)孤独
孕产妇在进入产房或待产室之后,家属的陪伴时间就会较以往有所下降,因此她们不得不在缺乏家属陪伴的情况下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独自完成整个分晚过程,非常容易使孕产妇产生孤独的心理。
(四)不安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以往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不再占据社会思潮的主流,但是大部分患者还是对胎儿性别存在好奇与期待的心理,由于法律限制,她们对胎儿性别并不知晓,所以容易担心家人是否会认可胎儿的性别问题,思想负担较重,且在胎儿性别确定之前,这种紧张的情绪很难得到平息。统计结果显示,孕产妇中至少有50%存在着担心胎儿性别的心理。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比例正在逐年下降,但仍不可忽略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孕产妇产前心理问题的护理体会
(一)对孕产妇的心理特征进行全面了解
护理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全面了解,大多数患者基本不具备心理护理的观念,缺乏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因此大多不会通过主动沟通的方式要求医护人员给予心理护理。所以,医护人员必须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她们心中模糊的不良心理能够通过语言的方式清晰的表达出来,使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具针对性。
但是,心理特征属于人的内心活动,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孕产妇往往不能将自己的内心状态完全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时,就要求护理人员根据一些经验和规律对其进行推测。例如:那些经济状况较差、较为吃苦耐劳的女性,其不安心理大多较重,其它问题相对较轻;而经济状况优越、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其怀疑和恐惧心理大多较重,不安心理较为轻微。
(二)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对于存在恐惧心理的孕产妇,医护人员一方面要从科学的角度对与分娩有关的知识进行全面讲解,使其了解目前的医疗水平已经覆盖到她们所担心的全部问题,对于不同的突发情况,医院会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消除地们的恐惧感。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给予孕产妇精神上的鼓励,及时发现并赞美她们身上的优点,从而激发其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此对恐惧感进行抵制[3]。
对于存在怀疑心理的孕产妇,护理人员除了要对产前注意事项及妊娠的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外,还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避免在孕产妇面前谈论任何与工作无关的话题,或是擅自对孕产妇的病情进行讨论。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入弧独心理的针对性护理方式,加强护患沟通,通过增强彼此熟悉度的方式来培养孕产妇对于护理人员乃至医院的信任感[4]。
对于存在孤独心理的孕产妇,护理人员应加强情感沟通,多与她们讨论一些愉悦、轻松的话题,或是采用“拉家常”的方式,通过增加彼此熟悉度的办法来增进信任感,让孕产妇在家属不在旁的情况下,也能够感受到有朋友和熟人陪伴着自己,虽然护理人员无法替代家属的作用,但是此举也将给孕产妇带来极大的心理安慰。
对于存在不安心理的孕产妇,护理人员应使其明确妊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同时,还应积极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胎儿的性别并不能够通过孕妇的主观努力加以决定的道理,若过分强调胎儿的性别问题,不仅没有实际意义,还会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最终让家属更多的表现出关注孕产妇及胎儿健康、不关注性别的态度,以便在最大程度上消除由此导致的孕产妇不安问题。
三、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时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在开展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务必要注意以下
几点要求:①仪表:进行心理护理的护士务必要有端庄的仪表与干净整洁的服饰,尤其是在与孕产妇进行首次接触时,这些都有利于给她们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②态度:和蔼可亲的态度能够有效拉近护理人员与孕产妇之间的关系,在讲解有关分娩注意事项、卫生知识的过程中,热情的态度也有利了提升护理人员的亲和力,增强孕产妇的亲切感和安全感,有效排除可能导致其产生不安情绪的因素。沟通:在讲解相关内容时,护理人员应尽可能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若孕产妇因心情不佳而脾气暴躁,护理人员也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并通过冷静、机智的方式进行应对。④专业知识:护理人员自身必须要具备全面的产科知识,并能够熟练的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在心理知识方面,除应加强理
论学习外,也应注意做好经验的积累,及时对孕产妇的不良心理进行发现和消除,使心理护理更具针对性。
Reference
[1][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161-162.
[2]冯雅慧,岳和欣,湛永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5):853-858.
[3][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10):703-706.
[4]周志春,李鑫蕾,赵静,[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9):96-98.
-全文完-
孕产妇产前心理探索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