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User:王坤
地址:武汉江夏区花山分林场
2015/10/23
造林作业设计
一,林作业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花山林场分场位于武汉市郊十九公里处,一道连绵起伏的群山宛如绿色巨龙盘距在江夏大地,这就是1990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的武汉市第一家林场。公园现有林面积26900余亩,森林覆盖率97%,园内植物呈多层次垂直分布,概属80余科,270余种,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亚热带自然条件蕴育出一片勃勃生机的原始森林。靠近京广铁路、107国道并行纵贯全境,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长江傍西境而过,公路网络遍布全区,交通枢纽地位十分明显。交通便利,有利于林业生产与运输。
(二)地形,地势情况
花山教学林场属江汉平原向鄂南丘陵过渡地段,区境地形特征是中部高,西靠长江,东向湖区缓斜。地貌以第四系红色粘土组成的网状平原为主,其两侧为平坦的冲积平原 ,东侧为梁子湖。地面高程约20~40米,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岗丘。
(三)气候,水文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200-1400毫升。
(四)土壤
土壤类型为轻壤土和黄沙壤土,土壤中含丰富的有机质,它可提供比较全面的植物营养元素,提高土壤保肥能力,改善植物维生素的供应,促进作物生长。—,为中性土壤。
(五)植被
绿阔叶乔木树种有石栎、青冈栎、樟树和冬青等,落叶阔叶乔木有枫树、马尾松、黄檀、朴树、合欢等。
综上所述,武汉市江夏区青龙山林场自然条件较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中等肥沃居多,适宜培育马尾松,马尾松,阔叶林等多种用材木,
(六)社会经济情况
武汉市江夏区建成的景点有罗汉寺、山涧漂流、兵马俑复制馆、原始部落群、玫瑰园、慈云寺等,地质学家在青龙山自然生态休闲旅游区,还首次勘测到丰富的温泉资源。区内设有党支部,工会,妇联,森林公安派出所等职能部门。
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
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是造林规划设计,造林调查设计和造林设计的基础工作。要做到因地制宜,正确选择树种,设计科学的营造林技术措施。
三,造林技术设计
造林设计
(一)林种,树种的选择
武汉市江夏区是湖北省绿化重点地区,根据“因地制宜,地尽其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根据武汉市江夏区青龙上林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特点,湖北生态工程学院4大班,1403003小班林种设计为碳汇林,遵循满足造林目的要求,适地造树原则选择造林树种,根据武汉江夏区青龙山林场的林地情况,确定为散生造林方式。该作业目的树种为马尾松,并以柑桔作为防火林带树种。
(二)苗木准备
选用湖北省江夏区武汉马尾松苗木基地的良种进行苗木培育,育苗按照国标和湖北省育苗技术规程进行科学育苗。造林用马尾松苗选用年生二级苗以上的马尾松苗壮苗,其标准是:茎直而粗,顶芽饱满(菊花头),针叶紫红或灰绿,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侧须根较多无损伤。苗高大于20cm,,根系长大于15cm,大于5cm的侧根数在10条以上。此苗的好处在于“根系多、紧而密、生长快”,能够适应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对客户的运输、种植、成活率起到了相当大的保障。
(三)造林地清理和整地
因为该地区植被较少,同时又是山地,高度较高。山地育苗选择背风的半阴坡,或只有半天日照的山窝地,以及坡度平缓的老荒地。土壤要疏松肥沃湿润,呈微酸性(~
),质地以沙壤土至轻粘壤土为宜,排灌容易,交通方便,无病虫害的地方作马尾松圃地。不宜选择排水不良和过于粘重的土壤,避免使用曾培育过松、马尾松苗多年的老圃地、老菜地及前茬为瓜类、洋芋、蕃茄、烟叶等地作为马尾松圃地。整地的深度一般以20~30厘米为宜。马尾松育苗多采用高床。床面宽100~120厘米,高20~30厘米,床长可根据地形和便于工作来决定。在山地,要横山作床,以保持水土,减少冲刷。苗床两侧打紧,以免落雨后垮塌。床面要平整,土块要敲细。床间除需设步道外,四周还要开边沟,以利排水,在熟土和稻田育苗时,~2厘米的黄心土,以减少病害和杂草。结合挖土耙地,要施足底肥。底肥尽量用饼肥、堆肥、人粪、草木灰等农家肥料。还可施入少量的速效氮肥,如碳铵、硫铵、尿素等。并把磷肥和农家肥混合使用。
(四)栽植配置
该地区营造马尾松纯林,并配置一级防火树种柑桔作为防火林带,造林密度设计以立地条件,树种特性,造林目的,造林技术,经营条件等作为依据。,,造7亩柑橘作为防火林。因为马尾松中性喜光,喜温湿等特性。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湿润的阳坡或半阳坡中下部作造林地。整地前要清除灌木和杂草。20度以下的坡面,可采用全垦挖穴整地,2
湖北江夏造林设计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