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打电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
,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
通过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唆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通过读课文,知道相声在说明某些现象或行为时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并在读后发笑的同时引发思考这一特点。
教师:准备一个相声录音或录像。
学生:搜集有关相声的知识。
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电视里看过相声这种表演艺术吗?今天让我们先对相声进行初步的了解吧!
2学生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3教师导入:相声这种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的技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由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来领略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
板书:打电话
二、初读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弄懂课文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并抓住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
2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3指名学生发言,教师指导、点拨。
(1)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一个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2)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
(说话啰唆、废话连篇)
三、体会创作意图,感受人物特点
1学生充分地进行自由朗读,体会这段相声的创作意图,抓住相关语句感受人物的特点。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3师生共议,明确:
(1)创作意图。
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2)感受人物的特点。
①同学们都知道,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②学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
③指名学生说。
列举:
a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b我正找你呢。今天早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这样的例子在文中有很多,学生只需列举一两句就行。)
四、表演朗读,畅谈启发
1学生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表演式朗读,注意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
2学生自由组合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议。
4全班选三组进行朗读比赛
13打电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