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工作大纲
编制:
复核:
审核:
二0一五年五月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工作大纲
1 任务来源及合同规定要求
受贵州花安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委托,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承担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的隧道施工地质预报任务。
根据隧道地质预报相关规定要求,编制本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大纲。
1). 工程概括:
贵州省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包括3座隧道,具体隧道情况见下表:
序号
隧道名称
左右线
隧道长度(米)
备注
1
青龙山隧道
左线
1000
右线
1000
2
跳花坡隧道
左线
1020
右线
970
3
九龙山隧道
左线
885
右线
880
合计
5755
本次隧道超前预报的任务完成上述3条隧道的施工预报任务。
2).地质预报内容:
、规模及其性质;
;
、规模及其性质;
、规模及其性质。
3).地质预报方法及要求
①首先,对待进行地质预报的隧道进行详细地质调查,了解隧道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初步确定隧道施工地质预报的重点和难点段。
②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以TSP超前地质预报为主要物探测试手段进行连续跟踪地质超前预报,每次预报距离一般100~150m,根据掌子面围岩地质条件可适当调整。
③当隧道施工开挖接近TSP超前地质预报的可疑地段或重点地段、或者隧道开挖揭露断层需要对周边进行精细探测时,采用地质雷达对周边进行短距离精确预报,预报距离一般20~30m。
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简况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初步调查,沿线隧道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围岩主要以中风化块状灰岩以及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岩体较破碎,碎裂块状结构,进出口位置岩石自稳能力较差。
项目区域处于黔中东西构造带、川黔经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隆起带交接复合地带。构造形迹主要为经向构造、北东向构造体系。隧道区未发现较大断裂构造。
隧道区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东部项目区属亚热带黔北温和湿润气侯,温和多雨。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138小时,无霜期295天,雾日22天,凝冻日9天,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的影响,区内具冬少严寒、夏少酷暑的气侯特征。℃。极端最低温-8℃,℃。区内雨量充沛,雨季明显,,每年5~8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65%左右。区内受云贵高原湿润季风气侯影响,风向具明显的季节性,秋末至次年春初多偏北风,春末至夏季多偏南风,春秋两季则多东北风与偏南风交替,。年均湿度为81%。在冬季地势较陡的山坡,雨天由于气温低而易形成凝冻。
隧道区属长江水系,测区内主要有乌江等河流。大气降水及部分地表水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其补给受地貌影响明显,峰丛洼地、溶丘洼地地形是地下水的补给地带;地下水运动方向多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地下水径流通道以管道为主、裂隙次之,地下水埋深一般在 50-80米。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沟谷堆积的坡洪积层内,含水岩性为坡洪积的碎石土、角砾土,水位埋藏浅,水量受季节变化较大,4~5月份积雪融化、7~8月份雨季对地下水均有补给作用。部分雨水顺坡流淌汇入沟谷排泄,少部分渗入地下或存于基岩风化裂隙发育、地势相对较低的强弱风化带内,微风化层透水性较弱,但垂向节理发育带可能透水性较强,富水性较弱。
3 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问题及地质预报重点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项目隧道施工主要存在的不良地质问题有:软弱围岩变形、岩体破碎带和断层破碎带等。
对于软弱围岩变形,施工安全的控制重点应集中在监控量测方面;岩体破碎带、断层破碎带以及涌水等不良地质体(带),施工安全的控制重点集中在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为此,本工程的施工地质超前预报重点内容为: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及岩体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带)等。
4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选择
国内外地质预报技术现状
国内外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六个阶段(表1),进一步可归为两大类:地质法和地球物理方法。
表1 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主要特点及优缺点
序号
超前预报方法
主要特点
优缺点
1
地质法
地质法
主要根据隧道施工掌子面地质条件如岩体结构面产状及发育状况、岩体破碎程度、岩石变质程度等变化特征预报掌子面前方可能的断层、不同岩性界面、围岩稳定性及失稳破坏型式等。
该方法是隧道施工期超前预报的最基本的方法,其它任何一种预报方法均以其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