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
1、运用地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会绘制和阅读统计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情感:
通过对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过程:
(一)地形复杂多样:(友情提示:注意图文结合,让学习事半功倍)
1、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形主要有山地、、、和丘陵五种。
2、我国纵横交织的,构成了我原。
3、我国的山地面积约占全原面积约占,通常把、,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的优势 山区的劣势 。
4、读课本23页“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找出: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二)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
呈 状分布。
2、地势的三级阶梯概况:
范围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西南部的青藏高原
第二级阶梯
青藏高原边缘以东以北
第三级阶梯
我国东部
3、,找出阶梯分界线:
一、二阶梯分界线: 、 、
二、三阶梯分界线: 、 、 、
4、分组共同探究: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对气候、河流和交通有什么影响?
对气候:
对河流:
对交通:
当堂检测:(态度决定一切,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
1、下列位于我国第二阶梯的地形有: (多选题)
A黄土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2、第三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平原和高原 B山地和高原 C盆地和高原 D平原和丘陵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导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
1、能在地形图上指出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分布,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会绘制和阅读统计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能力:
使学生学会分析各种地形图,培养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
1 、通过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
2、初步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的基本地理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学习过程:
(一)山脉纵横分布
读课本25页中国陆上山脉分布示意图,判断我国山脉的走向:
1、 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列: 、
中列: 、
南列:
地形地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