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互联网+”下,未来教师该“+”点什么.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互联网+”下,未来教师该“+”点什么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当中,其中就包括传统教育领域。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可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互联网+”时代,让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适时而变,主动而为,让“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的伙伴。
1 主动拥抱而非被动接受新技术
今天的学生,是数字化时代里生活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使用这些数字化产品,体验数字化环境带来的种种便利。作为教师,如果不正视这个现实,坚守在固有传统的经验上,那么,就会被自己的学生和先进的技术远远地抛在后面。于是,今天,教师要和学生们一起拥抱新技术。
长期以来,教师用纸和笔计算学生的学习数据,耗时费力,准确率也不高,在“互联网+”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如,可利用技术对学生用电脑答题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哪些题过易,人人都会做,答题是无效劳动;哪些题过难,多数学生在哪个知识点出现“卡壳”,学生是否在特定段落做了笔记,是否在文章结束前就放弃了阅读……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揭示出学生最佳的学习策略。“这些数据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情,还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借助互联网成为终身学习者
“互联网+教育”对于教师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俗话说得好,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只有不断“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断”;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与时俱进。互联网时代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
两千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口口相传,完全倚赖于教师。一千多年前,活字印刷术迅速发展,文字典籍大量复制,师生得以初步分离。如今,只要接入互联网,海量知识就会扑面而来,无论是哈佛大学的课程,还是一线科研的成果;无论是视频教学,还是线上答疑、讨论;无论是身处著名的大学城,还是在偏远的小山沟,都能依靠互联网的力量学习。“互联网+教育”,让学习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因材施教变成了现实,同时也为教师开启了不断深入学习的大门。
3不只传递知识而要设计学习过程
资源足,带宽够,而当这些物质条件具备之后,还需要一批会用的人。2015年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研讨会上,国内外的专家都提到了一点: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的变化开始变得复杂。那么,“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该如何转变角色应对挑战呢?
传统课堂的主宰是教师,学什么、何时学、怎样学、学多深、学多快、学多少都由教师掌控,学习者无论如何都摆脱不掉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真正的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能掌控学习的内容、时间、程度、进度、方式和节奏。而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将优质的教学视频传至网上,学习者何时看、在何地看、何时进、何时退、何时停都由学习者自己掌控,他们可以在任何不懂的地方暂停、重播。学生可以独立地,随时随地、随意地,一遍又一遍地访问课程内容,真正实现了“按自己的步骤学习。”当学习可以被自己掌控时,自主学习就真实地发生了。
站在教师的角度,谁都希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具体的教学或者活动中,顺带“搞定”了知识

“互联网+”下,未来教师该“+”点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