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学校结核病防控方案,学校结核病防控总结,结核病防控知识,结核病防控工作制度,结核病防控工作计划,小学结核病防控计划,结核病防控,结核病防控领导小组,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
藁城区疾控中心
2015年1月16日
一、肺结核病的基本常识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患肺结核后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治疗,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还可能传染其他人。
(一)肺结核病的传染源
肺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当病人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肺部病灶中的结核杆菌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发生结核感染,形成原发病灶发生结核病。
一般每个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一年可传染10-20个人。所以,早期发现病人,控制传染源非常重要。
(二)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经飞沫传染和尘埃传染。
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如饮用未经消毒的带有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的牛乳,可能引起肠道等感染。
(三)临床表现
被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不一定发病, 是否发病要看每个人感染结核感菌的多少、毒力强弱、体质、心理、精神、营养、生活(学习)环境等因素, 一般被感染者中10%的人可能发病。
(三)临床表现
•肺结核患者的主要(典型)表现有:低烧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妇女有月经不调等全身症状,肺部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或不适、呼吸困难等表现。
•由于现在抗生素的广泛运用等因素导致一些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或无自觉症状(特别是学生),加之以上这些症状属非特异性,只有在体检X光或照片时才发现肺上有异常阴影而被发现,病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还有一些患者忽视病情未就诊,成为隐性传染源,这是导致学校肺结核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临床表现
一般而言,凡是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咳血,痰中带血丝者,该患者就有可能患了肺结核病,属重点筛查对象,应该引起医生、家长、老师的高度重视。
二、学校的结核病疫情及特点
(一)学校疫情特点
1.学生结核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 甚至无自觉症状,易忽略
2.一部份学生是通过体检才发现患有肺结核而就诊
3. 好发年龄一般在12岁以上的中学生居多
4.学生患者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5.人群集中,易发生暴发流行。
(二)为什么学生易受肺结核等传染病的危害?
,内分泌变化快,心理不成熟,情绪易波动,再加上各种营养需求量大,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加之学生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休息时间少等诸多原因, 导致了抵抗力下降。
。接种卡介苗仅对1岁以内的儿童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初高中学生没有针对疫苗接种来预防肺结核。
(二)为什么学生易受肺结核等传染病的危害?
,对咳嗽发烧不在乎,家长又不了解,学校也没注意到,如果学生不说,就容易掩盖病情,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人群相当密集,学习、住宿环境拥挤。肺结核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一旦有肺结核病患者, 就更易在校园引起传播。
学校结核病防控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