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院感染防控.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医院感染防控 】是由【森林书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医院感染防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医院感染防控
1、标准预防
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
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手消毒。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做好相应的防护。
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保证光线充足。
使用后针头不应回帽,预防锐器伤。
接触患者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手套。
应密封运送被血液、体液等污染的被服、衣物。
*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探视者、医务人员等应采取呼吸道卫生 /咳
嗽礼仪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在置入导管、经椎管穿刺等高感染风险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2、手卫生
应配备手卫生设施,包括洗手池、洗手液(肥皂)、干手设施(如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设施位置方便医务人员和患者使用;有醒目、正确的手卫生标识,包括洗手流程图和洗手图示等。
速干手消毒剂宜为一次性包装。
有自查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3、清洁与消毒
精品
.
应保持病区内清洁、干燥,无卫生死角。
医疗器械、器具消毒的基本要求: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应达到灭菌水平;
接触皮肤、粘膜的,应达到消毒水平;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应一用一灭菌;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一次性使用
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配置药液,宜现用现配。
抽出的药液和配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2小时;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24小时。
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24小时。
湿化水、湿化瓶、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等的清洁、消毒与更换,应遵循有关标准的规定。
碘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己定类、醇类皮肤消毒剂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开瓶后使用期限≤7天;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时,配制后使用时间≤24小时。
精品
.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面盆、便器、餐饮具等,应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
有条件的医院可配置便器清洗消毒器。
对隔离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管理措施。
需重复使用的如弯盘、治疗碗等,应遵循消毒供应中心的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其他接触完整皮肤的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应保持清洁,遇污染及时清洁与消毒。
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放置清洁与无菌物品,下层放置使用后物品;治疗车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遇污染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
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物体表面包括监护仪器、设备等,每天湿式清洁,保持清洁、干燥;遇污染时及时清洁与消毒。
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应更换,擦拭地面的地巾不同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患者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
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等,一人一换;住院时间长时,每周更换;遇污染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合法、有效。
精品
.
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消毒。甲类及甲管的乙类传染病患者、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患者等,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按医疗废物处置。
4、隔离
隔离措施应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
应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或空气隔离措施,标识正确、醒目。
隔离患者应单间安置;条件有限,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隔离患者的物品应固定专用,定期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或转院、死亡应进行终末消毒。
接触隔离患者的工作人员,应按照隔离要求,穿戴相应的隔离防护用品,如穿隔离衣、手套等,并严格进行手卫生。
病区通风良好,呼吸道传染病时应进行空气消毒。
隔离患者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严格消毒,达到排放标准后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精品
.
具有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医院,引流液、体液等可直排;无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医院,引流液、体液等应消毒处理后再排入医院的污水系统。
5、VAP、CLABSI、CAUTI、SSI等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及MDRO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应遵循有关标准的规定。
6、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应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应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体征等,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实行分级管理。
应严格掌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由具有相应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
预防性使用应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除外),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预防使用时间原则上≤24小时。
7、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物品的管理
应一次性使用。
应由医院统一购置,妥善保管,正确使用。
使用前应检查包装的完好性,有无污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如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留样与登记,按要求报告;同批未用过的物品应封存备查。
精品
.
用后的处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
、医疗废物的管理
应做好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分类。
正确分类与收集,感染性医疗废物置黄色废物袋内,锐器置于利/锐器盒内。
容器应符合要求,不遗洒;标识明显、标志正确,装放和封口应符合要求。
隔离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医疗废物等不应取出。
应有紧急处理措施。
*做好交接登记并双签字,记录保存 3年。
强调标准预防、暴露的局部处理及暴露后的评估与追踪,具体包括: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存在职业暴露风险者,如无免疫史并有相关疫苗可供使用,宜接种相关疫苗;
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并按照要求和流程进行报告;
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根据现有信息评估被传染的风险;
精品
.
职业防护
强调标准预防、暴露的局部处理及暴露后的评估与追踪,具体包括: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者,应通过乙肝疫苗接种史和接种效果
对职业暴露者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状况,并针对性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职业暴露后应追踪检测相关指标;
*具体评估、处理、预防及检测流程应遵循 GBZ/T213及《医务人员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医院感染防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森林书屋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3-02-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