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准确审题立意1
审题不清惹的祸
一次公务员考试有这样一道填空题:“中国的煤都是( );中国的铁都是( )。”
黑的
硬的
作文材料审题的意义何在?
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正所谓“棋失一着,全盘皆输”。
材料作文是命题的趋势,比命题作文更灵活。
真题再现
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9月21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摄氏度以上,夜晚零下5摄氏度以下),地理环境复杂,在没有任何食物吃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好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身体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标题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
;
;
;
,筑生命之塔
请看下面拟定的题目,哪个更符合材料主旨?
角度?最佳角度?
角度是看问题的出发点。角度不能偏离材料整体。如何理解材料的角度问题?
1. 有几个人物,就有几个角度;
2,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
3,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
最佳角度: 主要人物,主要原因的角度
新颖独特,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角度
自己驾轻就熟,材料丰富的才是最佳角度
把握材料的审题方法之一种: 由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果溯因法
第一步:从结果入手
第二步:找出原因(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
第三步:组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结果:
原因:
组句:
结果:创造奇迹
原因:身体素质经验变通改变
组句:健康的体魄创造奇迹
用丰富的经验打造人生传奇
变通(改变)成就人生事业
请注意:
大家在分析较复杂的材料时,往往能够寻找到几个原因,我们可以据此立意,形成文章的几个分论点。比如
分论点1:健康的体魄创造奇迹。
分论点2:丰富的经验打造传奇。
分论点3:灵活的变通成就事业。
快速准确审题立意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