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杜甫传》读书心得
冯至《杜甫传》读书心得
冯至的《杜甫传》一书,是在准备开课时偶然寻得。开课的课题是杜甫的《石壕吏》,诗中的杜甫犹豫、徘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了石壕村中发生的抓壮丁一事。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读懂“三吏”中的这一首,又何以走进杜甫的情感深处呢?于是,这本《杜甫传》便成了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诗人之间的区别,《沧浪诗话》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沉郁”。从我的主观角度看来:于人,更认认同青莲的飘逸豪放,于诗,则更欣赏少陵陵的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这四字评评语,正是杜甫一生的艰难苦恨在诗句上的的投影。从外部环境来看,杜甫生不逢时,,中国正从历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国家家不幸诗人幸,乱世中的颠沛流离,让杜甫甫吃尽了苦头,却给中国文学史献出一位诗诗圣。
然而从更深层次可以看到,杜甫甫的人生悲剧和艺术成就来自于文人生存的的依附性与诗人思想的独立性之间的互相挤挤压。这不仅是杜甫,也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数文人苦苦挣扎的根源。
长安十年,杜杜甫是矛盾的,既羡慕自由,又渴望官职。。在唐代政治日渐走下坡路,人民不断被剥剥削的时候,杜甫开始关注民生。安史之乱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过,杜甫终究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诗人”,人民因为
冯至《杜甫传》读书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