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从苗床准备、播种、秧田管理、大田整地、插秧、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栽培;播种;插秧;肥水管理
1苗床准备
选用土壤肥沃,无残茬、砾石、杂草,无污染的壤土;大田常规水稻一般需备细土1 200~1 500 kg/hm2;肥沃的土壤一般机械粉碎、过筛后可直播使用;其他土壤提倡在冬季完成取土,拌入一定有机肥熟化后方可使用。当土壤水分适宜时(含水率10%~15%),进行过筛(土质黏性大的还要先粉碎),要求过筛后土粒直径不大于5 mm,其中2~4 mm直径的土粒达到60%以上;经过培肥的土壤,过筛后堆放并用农膜覆盖继续熟化[1]。 m(含秧沟)。
2播种
选择分蘖性好、适合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品种。常规品种按135 g/盘、插375盘/hm2计算,约需种子45 kg/hm2。晒种1~2 d,用泥水去杂去秕,用2 000倍稻种清浸种48 h,清水淘洗后催短芽(推荐使用催芽器),机械流水线播种的破胸露白即可。芽谷摊开晾干4~5 h进行炼芽。单季晚稻一般在5月中下旬分3~4批播种(按秧龄(20 d左右)和机插速度确定)。采用机械化流水线播种,铺底土、播种、覆土一次性完成。播时秧板中间坚拉1条绳子,在绳子两侧各横向摆放1行经流水线播好种子的秧盘(~ cm的硬盘),每秧板横放2行,秧板两边约各留边10 cm,秧沟约30 cm。摆好后用手轻压,盘间摆放尽量做到平整和无缝隙[2]。播后即可把秧盘运至秧田内进行摆放。
3秧田管理
秧苗2叶1心前,保持秧田湿润,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后间歇灌水,晴天可日灌夜排,起秧前3~4 d,排干沟水。2叶1心与4叶时,可视苗情用尿素2 g/盘对水100倍洒施,秧龄较长时中期应少施肥,起秧前2~3 d,秧田施尿素150 g/hm2对水100倍洒施。秧苗重点做好秧蓟马、灰飞虱等病虫防治。叶龄3叶1心,苗高12~20 cm时即可机插。
4大田整地
机插水稻采用中、小苗移栽,耕整地要求田块平整,细而不糊。大田要适时翻耕、整平。冬闲田要提早翻耕,在插种前再进行耙耖整平(一般可先机耕1遍,再在插种前耖耙整平),做到田块平整无残茬,泥块细匀,高低差小。在整平大田后,沉淀1~2 d再插秧(期间要放掉水,做到无水或薄水),以防止沉苗、深苗。要注意,大田机耕及整平时间要与机插时间相对应,原则上要在机插前1~2 d完成。
5插秧
插前秧块床土含水率应该在40%左右(用手按住底土,以稍微能按进去为宜)。秧苗要按时运送、及时插种,防止放置时间过长。秧苗运来后放置田头时,防止粘上石子或小砖块。机插前,按照插秧机使用说明书,检查好机器工作是否正常。按照农艺要求,调节好株距和每穴株数,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机插秧深度,达到不漂不倒、深浅适宜[3]。插种规格30 cm×12 cm(最密一档),插27万丛/hm2,每丛3~5本,基本苗90万~135万根/hm2,做到无水或薄水软田浅插,无漏丛、无缺株、无深株。插秧机栽插作业质量主要指标:漏插率≤5%,伤秧率≤4%,漂秧率≤3%,翻倒率≤3%,相对均匀度合格率≥85%,插秧深度合格率≥90%。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