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防火防爆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防火防爆技术实验指导书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防火防爆技术实验指导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0
《防火防爆技术》试验指导书
山东工商学院
学生试验守则
1、学生必需在规定时间内参与试验,不得迟到、早退。
2、学生进入试验室后,不准随地吐痰、抽烟和乱抛杂物,保持室内清洁和安静。
3、试验前应认真阅读试验指导书,复习有关理论并承受教师提问检查,一切预备工作就绪后,须经指导教师同意前方可动用仪器设备进展试验。
4、试验中,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留意人身和设备安全。学生要以科学的态度进展试验,细心观看试验现象、认真记录各种试验数据,不得马虎从事,不得抄袭他人试验数据。
5、如仪器发生故障,应马上报告教师进展处理,不得自行拆修。不得动用和触摸与本次试验无关的仪器与设备。
6、凡损坏仪器设备、器皿、工具者,应主动说明缘由,书写损坏状况报告,依据具体情节进展处理。
7、试验完毕后,将计量器具和被测工件整理好,认真填写试验报告〔包括数据记录、分析与处理,以及绘制必要的图形〕。
10
意外事故的处理
割伤。应用蒸馏水洗净伤口,搽上红药水和紫药水,并撒消炎粉包扎好,假设为玻璃割伤,应先挑出伤口里的玻璃碎片,再进展相关处理。
烫伤。先用凉水冲洗降温,再搽上烫伤药。
受碱或酸灼伤。先用凉水冲洗,假设为碱液,再用1%硼酸溶液冲洗;假设为酸液,则用1%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最终再用水洗。
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时,应马上到室外呼吸颖空气,有毒药品严禁入口或接触皮肤,以防中毒。
触电。首先切断电源,必要时进展人工呼吸。
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快速移走易燃物品等以防火灾集中;与此同时,选用适宜的灭火方法,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砂子等掩盖燃烧物;有机溶液燃烧时,大多数状况下严禁用水灭火,可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电器设备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只能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试验人员的衣服着火时,切勿慌张乱跑,应赶快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掩盖着火处。
10
意外事故的处理 3
试验一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测定试验 5
试验二:材料的氧指数测定试验 8
试验四粉尘爆炸特性试验 12
试验五:本生灯法测定火焰法向传播速度试验 15
10
试验一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测定试验
一、试验目的
把握可燃液体闪点、燃点的定义及液体存在闪燃现象的缘由
把握用闪点测定仪测量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当对液体进展加热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蒸气分子浓度增大,当蒸气分子浓度增大到爆炸下限的时候,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遇到火源会发生一闪即熄灭的现象,这种一闪即灭的瞬时燃烧现象称为闪燃。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外表发生闪燃时所对应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在闪点温度下,液体只能发生闪燃而不能消灭持续燃烧。这是由于在闪点温度下,可燃液体的蒸发速度小于其燃烧速度,液面上方的蒸气烧光后蒸气来不及补充,导致火焰自行熄灭。
连续上升温度,液面上方蒸气浓度增加,当蒸气分子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能够燃烧且持续时间不少于5秒时,此时液体被点燃,它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燃点。
从消防观点来看,闪燃是火险的警告,着火的前奏。把握了闪燃这种燃烧现象,就可以很好地预防火灾发生或削减火灾造成的危害。
三、试验装置
闪点测试仪根本局部包括盛油样的容器、加热升温装置、控温电路、测温装置、点火源。
手动闪点和燃点测定仪主要装置包括内坩埚、外坩埚、气体导管、温度计、电炉、电气装置等。
试验材料-液化石油气、燃料油。
四、试验内容及步骤
学习闪点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测试润滑油的闪点和燃点。
10
将内坩埚放入装有细纱的外坩埚中,使细纱外表距离内坩埚的口部边缘
10




第一 次
第 二 次
平均结果
闪点
燃点
闪点
燃点
闪点
燃点
约12mm,并使内坩埚底部与外坩埚底部之间保持厚度5~8mm砂层。
将试样注入内坩埚中,对于闪点在210℃和210℃以下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2mm〔即内坩埚内的上刻度线处〕,对于闪点在210℃以上的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边缘为18mm〔即内坩埚内的下刻度线处〕。
将装好试样的坩埚平稳地放置在支架上的电炉上,再将温度计垂直固定在温度计夹上,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内坩埚中心,与坩埚底和试样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
翻开可燃气阀门,将点火器点燃,点火器距离试样液面约10~14mm。接通闪点测定仪的加热电源进展加热升温,使试样温度渐渐上升。当试样温度到达估量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试样温度到达估量闪点前40℃时,严格掌握升温速度为每分钟上升4±1℃。当试样温度到达估量闪点前10℃时,开头扫描点火,点火器从坩埚的一边移至另一边的时间为2~3秒,试样每上升2℃重复一次点火试验。
当在液面上方观看到一闪即灭的蓝色火焰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此温度即为该试样的闪点。连续对外坩埚加热并连续点火,直到液面上方消灭持续燃烧时间不少于5秒钟的蓝色火焰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此温度即为该试样的燃点。
关闭电源,用坩埚钳取出内坩埚和外坩埚,将内坩埚的试样倒入废油回收烧杯,将外坩埚内的热砂倒出,换取冷的坩埚和冷砂,换上颖的试样,重复上述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五、数据处理与计算
10
六、留意事项
首先把坩埚平放在试验台上,然后将药品倒入小烧杯中,再用小烧杯往坩埚里加,加到快与刻度线平齐时,改用滴管滴。
注试样时不应溅出,而且液面以上的坩埚壁不应沾有试样。
每种试样各测两次,要求两次闪点误差不超过2℃,燃点误差不超过4℃。
测试位置应放在通风和较暗的地方,以使闪燃现象能看的清楚。
七、问题争论与思考
为什么试验用油每次都要取颖的油液?坩埚内的油能不能连续使用?
开口杯法所测的两组试验数据中哪一组值可能大些?为什么?
影响测定结果准确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测定的闪点数据大小分析?
10
试验二:材料的氧指数测定试验
一、试验目的
明确氧指数的定义及其用于评价高聚物材料相对燃烧性的原理
了解氧指数测定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把握运用氧指数测定仪测定常见材料氧指数的根本方法
评价常见材料的燃烧性能
二、试验原理
物质燃烧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不同的可燃物,燃烧时需要消耗的氧气量不同,通过对物质燃烧过程中消耗最低氧气量的测定,计算出物质的氧指数值,可以评价物质的燃烧性能。
氧指数〔OI〕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表示。
氧指数作为推断材料在空气中与火焰接触时燃烧的难易程度格外有效。
OI<27属易燃材料,27≤OI<32属可燃材料,OI≥32的属难燃材料。
氧指数测试方法是把肯定尺寸的试样用试样夹垂直夹持于透亮燃烧筒内,其中有按肯定比例混合的向上流淌的氧氮气流。
点着试样的上端,观看随后的燃烧现象,记录持续燃烧时间或燃烧过的距离,燃烧时间超过3min或火焰前沿超50mm标线时,就降低氧浓度,试样的燃烧时间缺乏3min或火焰前沿不到标线时,就增加氧浓度,反复操作,渐渐接近规定值,%。
氧指数法是在试验室条件下评价材料燃烧性能的一种方法,可对窗帘幕布、木材等很多型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作出准确、快捷的检测评价。
10
三、试验装置
数显氧指数测定仪
由燃烧筒、试样夹、流量掌握系统及点火器组成。
1—点火器;2—玻璃燃烧筒;3—燃烧着的试样;4—试样夹;5—燃烧筒支架;6—金属网;7—测温装置;8—装有玻璃珠的支座;9—基座架;10—气体预混合结点;11—截止阀;12—接头;13—压力表;14—周密压力掌握器;15—过滤器;16—针阀;17—气体流量计
试验材料包括氧气、氮气、高聚物。
四、试验内容及步骤
学习氧指数测试的原理和方法,测试高聚物的氧指数及评价其燃烧性能。
检查气路。
确定试验开头时的氧浓度。依据阅历或试样在空气中点燃的状况,估量开头试验时的氧浓度。
安装试样。将试样夹在夹具上,垂直地安装在燃烧筒的中心位置上,保证试样顶端低于燃烧筒顶端至少100mm,罩上燃烧筒。
通气并调整流量。开启氧、氮气钢瓶阀门,~,然后开启氮气和氧气管道阀门,然后调整稳压阀,±,并保持该压力。调整流量调整阀,通过转子流量计读取数据,
10

防火防爆技术实验指导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老狐狸
  • 文件大小157 KB
  • 时间2023-0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