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发文日期: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〇七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目标
四、发展思路
第三章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任务和战略重点
一、循环型工业
二、循环型农业
三、循环型服务业
四、循环型社会
五、能源、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
第四章 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二、完善政策法规,夯实循环经济发展基础
三、抓好试点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四、加快科技进步,构建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五、健全市场机制,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六、建立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七、开展交流合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经验借鉴
八、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自觉性
第一章 黑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生态规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取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措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的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有效缓解我省资源约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省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为实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要求,依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纲要。
一、 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在部分行业和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5年10月,省政府制订下发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明确了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2006年,省政府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作为重大决策立项,开展系统研究,相继编制完成了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矿井水利用、东部煤电化基地等发展规划。制定并下发了全省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全省节能规划和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已编制完成,正在征求意见和组织专家论证,拟于今年年底前下发实施。全省节约能源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条例的立法准备和调研工作正在进行。
。鹤矿集团开发利用矿井水和煤层气,70%的矿井水得到净化利用,利用煤层气为15万户居民提供清洁燃料。七台河宝泰隆、龙洋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综合利用焦炉煤气,实现了零排放。目前,我省已在石化、煤炭、电力、建材、冶金、森工、医药、造纸等重点行业推行清洁生产,这些企业的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大庆、哈尔滨和双鸭山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已进入审批程序,现已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大庆铁人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了上下游的吃配、互联互动的工业生态产业链。四大煤城初步形成了煤转焦、煤炭洗选、煤化工、煤转电、煤建材综合开发利用的格局。伊春市以新青林业局为中心,形成了以林木资源和木材剩余物为主要原料的木材循环开发利用的产业链。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发展规划已获国家批准。目前,我省已在电力、化工、石油、啤酒、制药、乳品、水泥、造纸等8个重点行业建设了一批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等地利用煤矸石发电和生产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鸡西利用煤矿瓦斯发电的3台机组已投入运行。七台河红鲜焦化园区内焦炉煤气、焦油可实现闭合循环利用。双鸭山鲁能煤电化一体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鹤岗120万吨甲醇、60万吨合成氨、104万吨尿素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省初步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库。
。拜泉县通过植树造林,营造区域生态小气候,形成了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化、良性循环、无废物生产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绥化市大力推广农副产品造肥和养殖、种植一体化温室应用技术,实现了多种生物功能的相互利用和循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