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奥尼尔毛猿分析.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奥尼尔毛猿分析 】是由【茂林】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奥尼尔毛猿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Lastrevisionon21December2020
奥尼尔毛猿分析
奥尼尔《毛猿》的现代性
提到文学的现代性,我认为它并不始于现代主义文学,而是应该倒推到启蒙运动时期。文艺复兴让世人的目光从神转向了人,启蒙运动是真正将“人”放到了无比崇高的位置,推崇人的理性,同时也是批判和自我批判。等到了现代主义文学,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反传统的艺术手法、表现技巧上,也通过现代社会人的内心世界表达对外在的怀疑与抗争。
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尤金·奥尼尔在1921年创作的戏剧《毛猿》,表达了现代人类找不到自我的迷惘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主人公扬克是个在邮船工作的锅炉工,他一直以自己强壮的身体和从事的工作自豪,后来被轮船公司董事长千金被骂是“肮脏的畜生”,内心完全失衡,上岸寻衅未果后袭击了一个绅士,因此被关进监狱,出狱后去世界产业工人联合会申诉,提出要炸毁工厂后被赶走,只能去动物园找猿猴倾诉,试图同它握手却被它杀死。
《毛猿》不只是表现主义的作品,还带有浓重的象征主义色彩,甚至还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以扬克为代表的人在异化的现代社会中、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逐渐丧失自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归宿。这完全不同于以前现实主义作品表现的阶级矛盾、贫富差异,而是借此传达了人被现实完全扭曲,肉体和精神都在被摧残。戏剧背景设置在五十年代,但它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劳动人民创造了物质财富,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很多人不用亲身劳动,歧视他们的地位、职业,社会的不平等体现在收入、地位,也体现在对他人和自我的评价。当今社会,也依然延续了戏剧中的世界,人与人的冷漠,人与社会的隔膜,人与自然的僵硬,人自身内部的斗争。在《毛猿》的现代性正是在于此——现代文明压抑下的人该如何去寻求人的自我
《毛猿》注重展现扬克的内心世界,从他的主观感受出发控诉这个社会。八场戏演示了扬克精神危机的全过程,从一开始的自信,到怀疑,转而失落,最后完全绝望。作为戏剧剧本,它通过大段的对白、独白直接倾吐出扬克的所思所想和思维过程,相对于小说而言,其效果更加直面,也更加强烈,比如第八场完全就是扬克一个人的主场,同猩猩的对白、独白将他内心强烈的不满、愤恨都倾泻出来。相对于内心世界,故事情节和人物动作都描写得十分简单,很多时候都是内心世界促使着情节的发展和动作的驱动,比如第三场董事长千金被扬克惊吓而大骂
“肮脏的畜生”,扬克感觉自尊被侮辱,把铁锨朝他们扔过去;第八场扬克在关着猩猩的笼子前倾诉,听到猩猩吼叫着回应,以为获得了认同,居然打开笼子试图握手。作品多次出现了“七嘴八舌的声音”,就等同于背景音或者戏剧音效,不需要安排其他角色出现,这些嘈杂混乱的声音往往可以反映扬克内心的苦闷和狂躁,是他心理感受和态度的外化,比如第一场那些同伴的声音就多次应和扬克,第五场和第六场先后以路人、犯人的身份出现,让他内心再度失衡。
作品取名“毛猿”,也不仅仅是因为最后扬克只能与毛猿寻找认同,把扬克等同于毛猿,在作品第一场是这样描绘扬克和同伴的形象:“所有的人胸脯上都是毛茸茸的,长臂,力大无穷,凶恶、忿恨的小眼睛上面额头低低的向后削去。”由此看出“毛猿”其实是象征了现代社会的人,无论是像古代生活在森林的猿猴,还是如今被关在动物园的猿猴,人都被环境局限。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压抑下,人逐渐麻木,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失去了自我肯定的价值,尤其是众多的劳苦大众无法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认同,从“万物之灵”退化到了猿猴。
扬克最初是以男子汉自居,他轻视“头等舱”的那些人,骂他们是“蠢货”“笨蛋”“臭皮囊”,认为自己是推动世界的原动力,拥有开动世界的力量,所以当他被董事长千金辱骂为“畜生”,被看作“毛猿”时,他勃然大怒,把铁锨直接扔过去,后来还想去痛扁她,“我要教训她,到底谁是个人猿”。等进入监狱后,他已经把有些人划进了人猿范围。最后一场他无处可去,只能闯进动物园,和大猩猩畅谈内心,说“难道我们不都是同一个俱乐部——毛猿倶乐部——的会员吗”,想要和大猩猩一起去复仇,打开笼子试图握手。在这里,其实他已经把自己和人猿等同了。扬克,或者人的悲剧正是在于此处:人的自尊和自信被一步步摧毁,自己也慢慢成为曾经厌恶和否定的样子。
作品另外一个大的象征意象是“笼子”,和“毛猿”意象紧密联系——笼子困住了毛猿,人也受困于一个巨大的笼子。作品里面具体的笼子是在监狱和动物园,但还有抽象的笼子。作品一开始展现的邮船的前舱,“被白色钢铁禁锢的、一条船腹中的一种压缩的空间。一排排的铺位和支撑它们的立柱互相交叉,像一只笼子的钢架结构。天花板压在人们的头上”,这里其实就是一个笼子,前舱工作的锅炉工外貌也像猿猴。另一个抽象的笼子是世界产业工人协会,窄窄的街道密集的建筑物,房屋内部“很像贫民区里邋遢的少年俱乐部”。第八场扬克来到动物园,看着大猩猩才意识到,自己和大猩猩都是被关在笼子里——自己是被关在“社会”这个巨大的笼子里,而且无法冲出去。
扬克临死的时候,猩猩把他扔到笼子里,关上门。他在这个作品里的运动轨迹,其实就是从一个“笼子”到另一个“笼子”,前舱、监狱、协会、兽笼,至死都无法摆脱被囚禁束缚的悲剧命运,这也预示了现代人的可悲处境——无能、无力、找不到自己位置。
面对现代社会的压迫摧残,扬克选择了抗争,最后甘愿同化为猿,回归原始社会;但作品里还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倾向:派迪选择了复古主义,勒昂选择了空想社会主义。他们三个人对人类社会保持着不同的看法,都希望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和价值所在,从而形成了对人类未来的探索和思考。
派迪是邮船上的老水手,向往帆船时代,希望同大海蓝天一起享受自由地远航,要做回真正的人,而不是扬克那种被机器、煤灰囚禁的奴隶。他目睹了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的转变过程,很清楚工人阶层处于被剥削、奴役的地位,自己也一直被压迫,是“拿血肉给机器作齿轮”,对扬克的那套“钢的力量”“转动世界”理论表示不屑,认为在资本主义时代工人不可能当家做主。对董事长千金下前舱,他和扬克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后者认为是以下对上的侮辱,要去复仇;而前者认为这就是现实,并阻止扬克复仇。
但派迪和扬克还是有一些相似性,他们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前面,那时扬克还没意识到自己的现实地位,等他完全清楚后,他甘愿同化为猿,和派迪回到封建社会一样,都是在历史倒退,也都是在幻想,他们都不可能找到人的归宿。
和派迪回到封建社会、扬克同化为猿的历史倒退不同,勒昂是寄望于未来,改造现今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他和派迪都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的人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但派迪找到的出路是回到封建时代,并且表现出颓废和在幻想中混日子的样子,勒昂则比较有图谋,他认为“这儿就是地狱。我们生活在地狱里,同志们——没错,我们也要死在这里”,“所有的人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那是他妈的《圣经》里说的”,而工人这种低贱的地位和处境是资产阶级造成的,所以底层人民就不应该麻木不仁、任人宰割。
扬克和派迪都只意识到自己和社会格格不入,进而或先或后地感受到了被剥削压迫,但都没有像勒昂那样认识到阶级矛盾横亘在自己和社会中间。在扬克想要去对董事长千金复仇时,他在一旁鼓动怂恿,想要唤醒他的阶级意识,一同打击资产阶级。但他的主张不能获得其他人认同,一直被孤立,其次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不切实际,他希望是“通过和平手段——全世界齐步前进的无产阶级的选票——来贯彻我们的要求”,而“专靠暴力,终究要失败的”。我们现在再去看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它无疑是失败的,根本没有出路。
尽管扬克,派迪、勒昂三个人的主张不具有一致性,但他们的共性都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失去精神归属而渴望寻求自我,他们提出或表现出的方案都惨遭失败,扬克更是以死亡为悲剧终结。
面对现代文明社会人的精神归属这个问题,作品并没有直接说明出路,因为三个人的方案都是失败的。但我认为,人类命运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完成的,远到远古人类艰难苟活,近到近代思潮思考
“人”,不断探索,经历挫折失败,然后再次探索,可能局限于某一环境,但人类正也因此不断前进。
《毛猿》表现出的现代性,在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上是剖析了大量内心世界,运用了多重象征,带有意识流意味,并用独白、对比、音效等戏剧表现方式深化了,在此前的戏剧或文学作品里都很少看到,反而在现代戏剧中频繁使用;现代性,也在作品对现代文明社会和社会中的人加以深入思考,颇似《浮士德》,从更加广阔的视野中重新审视,人对外在再一次地产生了怀疑和反抗;另外是作品中一些现象至今也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居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思考。

奥尼尔毛猿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茂林
  • 文件大小94 KB
  • 时间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