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提高教师个人修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设置了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我们要保护学生的安全,我想这个安全不会仅指学生的人生安全,因为天灾人祸不是随便可以避免的,生老病死也不是随便可以改变的,那么这个安全就应该更多的是指学生的“思想安全”,当然不能让他悲观到用死来解决问题,同样也不能让他绝望到用恶来报复社会。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无德无才的是“废品”,有德无才的是“劣质品”,有才无德的是“危险品”。一个“废品”,顶多就是对不住自己、对不住爸妈,其中先天的、后天的因素太多,我们无从审视,但是一个“危险品”,将是全社会的危害,有可能威胁到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且往往一个“危险品”是后天缺乏引导和管教而放纵出来的,我们不得不重视。或许这对于教师来说太过苛严,但是学生走上歧途,教师多多少少脱不了干系,可能正是你无意中的刺激,使他一时想不通,一直想不通,一世想不通,也可能正是你半途而废的努力,使他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错上加错,一错再错。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首先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修养,不管何时何地何事,即使做不到真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也都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尊重每一个学生,哪怕你厌恶他到难以忍受,但是也请不要表现出来,请微笑着将他一视同仁,起码让他感觉他在被爱。更可况,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若是教师自身真能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自然也能影响到学生,即使无法感化,起码也能感染。再说,一个有修养的教师,一定能很好地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值得我们去认识和提高。古有云:“修身、齐家、治天下”,这么看来,从古至今“修身”始终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因而,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学生,管理好自己的班级,首先必须修炼好自己的心性,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
对于教师而言,个人修养的众多内涵中,“戒生气”和“戒暴怒”或许是最难达到的境界。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美好的设想,都有自己理想的目标,都希望培养出色的学生,都期盼学生能乖巧听话,但偏偏我们面对着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实在是不怎么样,可能我们
十几二十几遍强调的事情,于他们真的不过是“耳边风”,刮过了就算数。他们正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易冲动、易莽撞,要想让他们做到“三思而后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我们心中美好和谐的画面看似就像不切实际的奢望。此时如果再遇上一个易怒的老师,那恐怕就要引发战争了。别说要学生把道理听进去,只怕是要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都难。在个人情绪的驱使下自乱阵脚,表现出不耐和厌烦的一面,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与“以学生为本,以师德为先”的专业标准理念相违背了。
我们被要求像春风吹醒大地般唤起学生的认知,像春雨滋润万物般灌溉学生的心灵,没有这份容忍,怎能引起道德的震动?从而,要更好地践行专业标准,当然就要求我们做到“爱”先行。在学生成绩好、表现好的时候爱学生,那是“小爱”,在学生成绩差、表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