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水资源规划
授课教师:赵林
2
第一章水资源概论
3
水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 “水资源是指可利用的或可能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应该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得以利用。”
:
(1)流动性
(2)可再生性
(3)多用途性
(4)公共性
(5)利与害的两重性
(1)流动性水资源是一种流动性很强的自然资源。这是因为所有的水都是流动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得到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各种形态的水体的水文循环的过程中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水资源难以按地区或城乡的界限硬性分割,而只按流域、自然单元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
4
(2)可再生性
地球上存在着复杂的、大体以年为周期的水循环,当年水资源的耗用或流逝,又为来年的大气降水所补给,形成了资源消耗和补给间的循环性,使得水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而成为一种具有可再生性和可供永续开发利用的资源。
(3)多用途性
水资源是具有多种用途的自然资源。水量、水能、水体均各有用途。人们对水的利用十分广泛,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等三类,具体的用水部门有:1)居民生活用水;2)农业生产用水;3)工业生产用水;4)水力发电用水;5)船、筏水运用水;6)水产养殖用水;7)生态环境用水
(4)公共性
许多部门都需要利用水,这就是水资源具有公共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引水、截(蓄)水、排水,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
5
(5)利与害的两重性
水资源的利害两重性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水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可用于灌溉、发电、供水、航运、养殖、旅游及净化水环境等各个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时间变化上的不均匀性,当水量集中的过快、过多时,不仅不利于利用,还会形成涝灾害,甚至给人来带来严重的灾难,到了枯水季节,有可能出现水量锐减,满足不了各方面需水要求的情形,甚至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水资源的利、害两重性不仅与水资源的数量及时空分布特性有关,还与水资源的质量有关。当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时,水质低劣的水体可能造成各方面的经济损失,甚至给人类健康以及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6
:在掌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地区条件、国民经济对水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协调各种矛盾,对水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出最佳开发利用方案及相应的工程措施的规划。
: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人工调节与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
:
水资源规划的目的是合理评价、分配和调度水资源,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以做到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并达到水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相互协调的目标。
7
:
(1)19世纪以前人类对水资源的规划即已开展,
(2)到20世纪初逐步从定性走向定量。20年代,美国学者首先提出应用数理统计理论进行调节计算的经验方法,此后苏联学者使其形成了较完整的水资源规划数理统计方法。
(3)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水资源数学规划方法,即以数学表达式来描述水资源系统特征及开发利用中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关系,并求出为某一目标(或多目标)服务的最优解,其内容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非线性规划与多目标规划等。
8
:
(1)水资源规划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水资源规划是充分发挥水资源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水资源规划手段,分析当前所面临的主要水问题,同时提出可行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使得水资源分配既能维持或改善生态系统状况,又能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水资源规划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国水利工作正处于四个转变的过渡时期: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观念向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转变;从对水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向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合理开采转变。
9
10
——工作流程
城市水资源规划(第一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