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院落溶溶月,
古往今来,月亮都是文人墨客所赞颂的对象。现在的我们可以想象,在几千年前一个夜晚,几位诗人正对酒当歌。他们欣赏着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情不自禁的做起了对联。现在,就让大家也回到几千年前,去试着对一对这几个对子吧
柳絮池塘淡淡风
月如无恨月常圆
人约黄昏后
4. 月上柳梢头
月到中秋分外明
,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相随相伴紧相连, 面对太阳随身后,背朝月亮站身前。(打一自然现象)
,象把弓, 十五十六正威风, 人人说我三十寿, 二十八、九便送终。(打一天体)
谜语猜猜猜
影子
月亮
4. 半个月亮(打一字)
(打一字)
,收到兜里可装, 来时荷花初放,去时菊花天黄。(打一事物)
胖
胡
折扇
关于月亮的诗词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追月”。
中秋节
望月怀远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