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5.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归纳出作者论述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
2、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论据并说出它们的表达效果。
课前学习: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周其人其文;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中涉及的名人;
3、通读课文,查阅字典词典,疏通字词。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作者简介:
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二、自主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是怎样提出的? ?如何论证的?
学生边读边做记号。教师组织交流、归纳:
1、作者先引述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然后对这句名言进行解释。由名人名言申发出自己的观点——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接下来的两句对文章的中心论点稍作解释说明人的灵魂、内心世界的差异决定人的高贵、平庸,乃至高贵、卑鄙。
2、文中用了事实论据,举了五个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论点。
例证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得认为他的学术研究--图形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
例证二:哲学家欧根尼认为阳光下的沉思比赫赫战功更加宝贵。
作者观点: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作者观点: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例证三:英国作家王尔德认为艺术的才华最宝贵。“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作者观点: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例证四:火车傻瓜在闹哄哄的车厢一角专心致志看书的少女;我少年时代拿起书就忘记一切的经历。
例证五:世界名画展览上在名画前流连忘返的青年画家。
反面论证: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作家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
3、小结:综上所述,作者所要提出的观点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有思想的灵魂。这里的高贵,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纯正的追求,不管是名人的学术研究,艺术才华,哲学的沉思,还是常人的对于文学艺术方面的纯正的追求,都是高贵的灵魂生活。简单的说,在内心世界保持着纯正的追求的人,他的灵魂就是高贵的,这些纯正的追求高于物质生活,高于赫赫的权势,甚至高于生命。
三、合作学习
,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教师提供:①“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为什么?②有人说,第五段少女读书的例子鲜为人知,做事实论据不合适,你认为呢?
③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瞿秋白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人有灵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7-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