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猜谜语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爱因斯坦的“猜谜语说”
二“猜谜语”的普遍性
三“猜谜语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
四“猜谜语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一爱因斯坦的“猜谜语说”
“猜谜语说”
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即公理,是可以由科学家自由选定的。“可是这种选择的自由是一种特殊的自由;它完全不同于作家写小说的自由。它倒多少有点像一个人在猜测一个设计得很巧妙的字谜时的自由。他固然可以猜想以无论什么字作为谜底;但是只有一个字才真正完全解决了这个字谜。”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346页
相关论述
其一
物理学构成一种处在不断进化过程中的思想的逻辑体系。它的基础可以说是不能用归纳法从经验中提取出来的,而只能靠自由发明来得到。这种体系的根据(真理的内容)在于导出的命题可以由感觉经验来证实,而感觉经验对这基础的关系,只能直觉地去领悟。……逻辑基础愈来愈远离经验事实,而且我们从根本基础通向那些同感觉经验相关联的导出命题的思想路线,也不断地变得愈来愈艰难、愈来愈漫长了。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372页
其二
相对论是说明理论科学在现代发展的基本特征的一个良好的例子。初始的假说变得愈来愈抽象,理经验愈来愈远。另一方面,它更接近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即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说或者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同时,从公理引向经验事实或者可证实的结论的思路也就愈来愈长,愈来愈微妙。理论科学家在他探索理论时,就不得不愈来愈听从纯粹数学的、形式的考虑,因为实验家的物理经验不能把他提高到最抽象的领域中去。适用于科学幼年时代的以归纳为主的方法,正在让位给探索性的演绎法。这样一种理论结构,在它能导出那些可以同经验作比较的结论之前,需要加以非常彻底的精心推敲。在这里,所观察到的事实无疑地也还是最高的裁决者;但是,公理同它们的可证实的结论被一条很宽的鸿沟分割开来,在没有通过极其辛勤而艰巨的思考和把这两者连接起来以前,它不能做出裁决。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262页
爱因斯坦的结论性意见
观念世界是不能用逻辑的工具从经验推导出来的,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人类头脑的创造,要是没有这种头脑的创造,就不可能有科学;但尽管如此,这个观念世界还是一点也离不开我们的经验本性而独立,正像衣服之不能离开人体的形状而独立一样。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157页
二“猜谜语”的普遍性
1 科学研究方法论
问题——假说——验证
2 生物进化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3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诞生与生存
4 社会历史
人的创造与客观规律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农村包围城市”、改革开放
6 日常生活
三“猜谜语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
爱因斯坦的猜谜语说(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