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戏曲中的水袖技法与表演
【摘要】水袖功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特技之一。水袖是演员在舞台上表达人物情感的手势,水袖是需要有基本功的相互搭靠,才能表现出丰富情感的多种手法,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
【关键词】水袖功;人物情感;水袖技巧表演
戏曲服装来源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和照搬,而是经过了艺术加工和处理,它比生活更夸张,更鲜明,更能表现出剧中人物的社会地位。
水袖,是传统服装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古代真实的生活。演员为了借助水袖来表演,先在袖口上加块白布作为水袖,后来发展成为白绸子更增添了美感,在演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特点,以虚拟的动作传神,以夸张方法取胜,以节奏鲜明见长。从角色、行当的划分到身段的表演,历代戏曲演员设计了许多优美的水袖动作与技巧,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一、借水袖动作表现人物情感
水袖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繁复的身段都要水袖配合来表演。但真实生活中,人绝没有随时舞动袖子的道理。舞水袖是一种艺术手段。艺术又是生活的加工、夸张与美化。在戏曲舞台上,当表现人物情感的时候,有重点地舞动水袖,往往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加强了表现力,使人印象深刻。由于表演者明确了此剧,此时此地用此水袖动作的目地性,绝不是为炫耀自己的水袖功,而是服从于剧中人物的需要,用来表达思想感情而打动观众的。一些艺术家们借助水袖动作来表现人物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为我们今后的人物刻画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贵妃醉酒》中,就运用了投袖、拂袖、抖袖等多种水袖动作表现杨玉环的幽怨、凄婉之情。
穿带水袖的服装,一举一动都与全身动作,舞台部位以及音乐节奏等有着密切关系。用得好,有助于人物刻画,为表演生色,否则,成为累赘,起不到好的作用。程砚秋的水袖表演功夫精深,曾经总结出一套水袖表演动作要领,被后辈演员奉为圭枭。他在电影《荒山泪》中饰演张慧珠,就有近百种水袖动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尚小云演《乾坤福寿镜》在“失子惊疯”一折里,胡氏寻子不着,精神失常,他就使用了转袖、抓袖、抛袖等多种水袖技巧,精妙绝伦,美不胜收,把人物的规定情感表达得入木三分。
二、活用水袖技巧于表演之中
关于水袖的具体技法有多种多样,程砚秋先生曾总结十个字,为“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后人又发展了十个字为“翻、搭、绕、云、旋、抓、摆、拉、垂、刀”。这里我就不一一细说,只把我个人的体会简述如下。翻袖用法,中指,食指用劲,用“扬”、“抖”,往往先翻袖,有单、双、上、下、左、右的不同,这一动作用得较多;绕袖用法,中指捏住水袖中缝,转腕子,水袖绕手上,如《三击掌》中唱“不能不能万不能”时,双手绕袖,举至右肩甩下去。绕袖可正,可反,此袖如拧麻花;云袖用法,云手袖,连续云手,圆而不乱,可正可反,尚派多用此袖法;旋袖用法,手掌平伸,以肘带动腕子旋转水袖,两掌中如同各托一圆盘转动非常绝妙;刀袖用法,两袖抡动如大刀花,有正,有反。戏曲表演程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更新,在水袖的运用上有
不少上乘创新之作。旦角长水袖的发明、运用增强了戏曲表演的舞蹈性,强化了人物性格,美化了人物形象,观之令人赏心悦目。而生行使用长水袖表演则更令人耳目一新。著名越剧演员吴凤花在其“个人专场演唱会”上表演的《周仁献嫂》折戏中,甩起了长达五尺的长水袖,时而“雄鹰展翅”
漫谈戏曲中的水袖技法与表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