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容灾项目方案管理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容灾项目方案设计
目录
第 1 章 容灾技术规范 4
容灾的总体规划 4
技术指标RPO、RTO 4
国际标准SHARE 78 5
Tier 0 6
Tier 1 7
Tier 2 7
Tier 3 8
Tier 4 8
Tier 5 8
Tier 6 9
界定灾备系统的适用范围 9
界定灾备建设的目标 9
界定灾备系统的总体架构 10
第 2 章 主流容灾技术说明 12
数据备份 12
实时数据保护 12
数据镜像(Mirroring) 13
数据复制(Replication) 13
软件复制 13
硬件复制 15
数据库复制 18
Datacore SDS 19
应用系统恢复 19
网络系统恢复 19
容灾切换过程 20
消防演习 20
第 3 章 主流容灾技术分析与对比 21
数据备份 21
实时数据保护 22
数据镜像(Mirroring) 22
硬件镜像 22
软件镜像 22
软件智能存储镜像 23
镜像技术在容灾中的利用 23
数据复制(Replication) 23
软件复制(卷复制) 24
硬件复制 24
基于软件控制器的复制 25
数据库复制 25
应用系统恢复 27
网络系统恢复 29
第 4 章 容灾系统设计步骤 29
第一步,深化数据备份系统 30
第二步,存储、应用整合 31
存储整合 31
应用整合 31
第三步,实现远程实时数据卷保护 31
第四步,建立远程切换消防演习机制 32
第五步,建立远程切换机制 32
第 5 章 数据容灾的性能分析 32
同步数据容灾的性能分析 32
带宽 33
距离 33
中间链路设备和协议转换的时延 34
异步数据容灾的性能分析 36
容灾技术规范
作为风险防范系统,灾备系统建设本身在总体规划、方案选择和投产实施后的管理运行,以及真正面对灾难时的切换操作等方面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大集、应用大集中后,系统的运行安全成为风险控制的焦点。目前,已经有多系统开始或准备进行灾备系统的建设,灾备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减灾容灾,使计算机信息系统和数据能够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各种意外和灾害所带来的风险。然而,与大多数工程一样,灾备系统建设本身在总体规划、方案选择和投产实施后的管理运行,以及真正面对灾难时的切换操作等方面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可以说,风险防范系统本身也存在风险点,需要小心应对。
灾备系统建设中所涉及的潜在风险大致可分为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投资风险,其中尤以技术选择风险最大,技术方案选择优越,可以规避一定的管理风险和投资风险。而这三者也存在内在的相互关联,不同灾备级别对应的建设投资规模、所采用的技术以及实施和管理的复杂度也不同,应考虑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原有投资并提高灾备系统建设投资的利用率。
容灾的总体规划
真正的容灾是数据被不间断的一致性访问!
在灾难备份的世界里,是有等级观念的,级别不同,灾备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和达到的功能是不同的,在系统建设资金投入方面的差距也很巨大。所以,对用户来说,明确灾备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十分必要。
技术指标RPO、RTO
衡量容灾技术的两个技术指标RPO、RTO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以数据为出发点,主要指的是业务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及在发生灾难,容灾系统接替原生产系统运行时,容灾系统与原生产中心不一致的数据量。RPO是反映恢复数据完整性的指标,在同步数据复制方式下,RPO等于数据传输时延的时间;在异步数据复制方式下,RPO基本为异步传输数据排队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数据传输因素,业务数据库与容灾备份数据库的一致性(SCN)是不相同的,的时间差。发生灾难后,启动容灾系统完成数据恢复,RPO就是新恢复业务系统的数据损失量。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以应用为出发点,即应用的恢复时间目标,主要指的是所能

容灾项目方案管理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756 KB
  • 时间2017-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