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Summary:幼儿阶段的学习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起始点,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可以了解世界的门槛,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Keys: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实践研究
引言
游戏是来源于孩子的,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
一、区角活动
区角活动又称区域活动或区域游戏,是指树立教育目标后,在幼儿学习兴趣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于走廊、室内区角等地投放目标或主题材料,以供幼儿自主选择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儿童游戏通论》中定义了区角活动的概念,认为区角活动是指教师以可利用空间和材料,给幼儿提供活动的自由环境来帮
助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个性化学习。从性质出发,区角活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学习性的区角活动,二是游戏性的区角活动,三是学习与游戏融合性的区角活动。区域游戏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其问题情境的创设、可研究空间与时间的利用等因素对幼儿兴趣的激发教学桥梁的搭建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幼儿区域游戏现状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在进行区域游戏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参与游戏”型幼儿,还有一种就是“被动参与游戏”型幼儿。“被动参与游戏”型幼儿一般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得比较被动,往往会跟在其他幼儿后面参与活动。在面对“被动参与游戏”幼儿时,教师需要介入指导,适时地提供适当的“支持”策略,给幼儿“适宜的唤醒”,让幼儿拾起信心。在掌握必要的关键经验的同时,也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活动环境中获得发展。那么怎样让“被动型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呢?
三、幼儿园区域游戏创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安全性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首先应该保证的就是安全性,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教学环境和生存空间,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基础。因此安全的区域游戏活动才是幼儿园教育必须做到的,保证孩子在安全的区域内进行游戏,促进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讲安全包括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心理安全主要体现在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意愿,并得到其他幼儿的许可,展现出自由活动的乐趣;生理安全则要求教师设置的区域活动不具有会对幼儿产生伤害的物品,材料安全,不存在潜在的危险。
(二)新奇性
因为幼儿本身对世界存在很大的好奇心,在使用区域活动材料时难免带来巨大的损坏。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对待该问题,时刻关注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损坏情况,如果发生较大的损坏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幼儿对材料始终保持良好的兴趣,便于从中探索更多的乐趣。但材料的更换受到幼儿园资金条件的限制,不能实现材料的适时更换,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物品进行拼接,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让幼儿一起动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完成区域活动材料让他们更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四、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所投放的材料应合理
区域活动所投放的材料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幼儿融入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的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表明了若是区域活动中所投放的材料合理,幼儿会充满兴趣且热情主动地参与区域活动,并做到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进行学习与体验;但若是区域活动所投放的材料不科学,幼儿本身都没有参与的兴趣,单靠教师的督促与引导,幼儿很难做到积极融入,自然也做不到最大限度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如此,又何谈从参与及体验中获得进步及成长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切实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学质量,教师有必要且必须确保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所投放材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此,我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很好地贯彻与落实了上述教育理念,效果良好。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参与主体应为幼儿
在以往的区域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很多时候都是幼儿教师要求幼儿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幼儿很少有自己选择、自主参与、自主体验的权利与机会。这一完全由幼儿教师占据了统领地位的教育教学活动势必会带给幼儿枯燥、乏味之感,从而使得他们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大大下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与充分的保障。在意识到上述问题之后,我认为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应当有意识地尊重幼儿这一参与区域活动的主体,让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感悟者,从而实现进步与成长。对此,我便将这一观点积极渗透到幼儿区域教学活动之中,幼儿反馈良好。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
,让区域活动更有趣
信息技术能够结合声音、图像于一体,把一些抽象和枯燥的知识进行生动呈现。幼儿阶段的儿童年龄偏低,认识水平较弱。因此,他们对这些具象的事物往往更感兴趣。教师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把知识进行具象化展示,就能够将幼儿所要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加有趣,有效地吸引幼儿参与区域活动。以往传统的区域活动,基本上是幼儿跟着教师或者录音进行表演。这会使幼儿渐渐丧失兴趣和耐心。教师如果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就能为幼儿营造一个视觉和听觉融合的氛围,能够刺激幼儿多方面的感官,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让区域活动内容更丰富
在开展幼儿区域活动的时候,教师如果应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让区域活动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使幼儿的视野能够得到拓展,从而帮助幼儿去理解更多
的内容。因此,幼儿园要在相关的活动区域中配置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游戏区、动画观看区等等。这样能够给幼儿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这些多媒体设备。
(四)加强合作以拓展幼儿精神世界
人际互动与合作在核心竞争力中极其重要,占据两个方面,即“有效沟通”与“协作能力”这两个有关的社会文化层面。创设幼儿协同互助的活动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一种隐形的社会文化,虽然幼儿天生渴望学习且愿意主动学习,但幼儿能力的发展仍然依赖于在积极的关系和环境中互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影响着幼儿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良好互动氛围的建设离不开教师对区角活动自主性这一特点的认知,在幼儿活动或游戏过程中不能以不适宜的方式干扰幼儿的游戏体验,在保护幼儿游戏兴趣的时确保游戏进度。
结束语
总之,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整个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对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园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信息技术积极地运用到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园区域活动主题更加明确。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区域活动相结合,可以为幼儿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区域活动的趣味性,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客观、真实地做出评价,从而不断地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参与中获得理解能力、创造力、想象力、操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Reference
[1][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5):36.
[2][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3):49.
[3]——《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论文[J].考试周刊,2018(66):176.
[4][J].新校园(中旬),2018(08):166.
[5][J].科普童话,2018(24):124.
 
-全文完-

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