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叶脉书签实验报告 】是由【Bastok】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叶脉书签实验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叶脉书签实验报告
ok3w_ads(“s004”);
ok3w_ads(“s005”);
篇一: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的制作
一、选题背景:
叶脉书签,就是用树叶通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后,去掉树叶的叶肉细胞,留下网状的脉纹,再通过染色制成各种颜色的书签。根据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关于叶脉书签的制作资料中,是利用所学的碱的腐蚀性进行化学处理。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该实验制作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
二、关键问题:
叶脉书签是选择叶形美丽的树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去掉叶肉部分,保留完整的叶脉,经染色后制成的一种书签。而一般过嫩的叶片经处理后,叶脉不明显或易于断裂,很难制作出美观、并且轮廓分明的叶脉书签,不是理想的材料。需
要的是叶脉分明,比较老的树叶,落在地上的树叶,只要叶脉还完整,就可以拿来制作。根据往年师兄师姐的经验,用白玉兰的树叶做出的书签是最好的,故我们在本次实验也选择了白玉兰这种树叶。
加热时间太短或碱液浓度太低的话,可能叶肉没被煮烂
,时间太长或碱液浓度太高,则可能使叶片卷成一团,没办法分开,这样得不到理想的叶脉。为了得到比较理想的书签,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对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先进行探究,以便找出最适宜条件。
刷叶肉的时候,选用的刷子毛不能太硬,否则在刷叶肉的过程中容易毁坏叶脉,太软也不行,刷不掉叶肉,最好选用牙刷,不能来回刷,要轻轻单向重复刷,先刷去叶面正面的叶肉,再刷去背面的叶肉,从叶柄端开始刷,刷至叶尖,这样,才可以得到晶莹剔透的叶脉书签。
由于叶片的选择、加热时间和碱液浓度是书签制作的关键因素,故我们小组选择不同的叶片在不同的实验时间、碱液浓度下进行探究,以寻求最佳原料及实验条件。
三、实验原理:
1、叶片的构造
叶片外表包围一层表皮细胞,它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表
皮里面是叶肉组织;贯穿在叶
肉组织间的是叶脉。
2、碱解法制作叶脉书签
不少植物的叶、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而叶脉四周的叶肉在碱液中容易煮烂。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剩下网状脉,再利用染色剂将叶脉染色,一件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制作成功了。
四、实验用品:
试剂:白玉兰叶、芒果树叶、桂花树叶等树叶(采集时,要将叶柄一起摘下,尽量选取干净、大小、手感适宜的叶子采摘。);氢氧化钠固体;蓝墨水染色剂;蒸馏水。仪器:牙刷(刷叶片)、玻璃板、烧杯、滤纸、旧书(压叶片)、三脚架
五、实验步骤:
1(叶子的采集:采集白玉兰叶、芒果树叶、桂花树叶等不同种类的树叶进行实验。
2(不同浓度碱液的配制:先分别称取20g、40g、60g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烧杯中,在向每一个烧杯加入水至刻度为400mL处,配制质量分数为5%、10%、15%的氢氧化钠
溶液。
:在每一个烧杯中加入三种叶子各三片,再分别加入以上配比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把树叶浸没为止)(如图1所示),加热煮沸,不时用玻璃棒轻轻拌动,使各叶分离。在时间为10min、15min、20min时各夹出一片(如图2)。
图1树叶浸没在NaOH溶液中图2用镊子把树叶夹出来
:用镊子取出叶片,静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浸泡3分钟。从清水中取出叶片,放在纱布或其他带孔材料上,在流水中冲刷,刷去叶片中柔软部分,露出白色叶脉。刷叶片的方法是用旧牙刷刷叶肉,刷时先刷正面,按从左向右,从叶柄向叶尖,从主脉向侧脉有序
地刷,直至刷掉叶肉;再将叶片翻转,用同样的方法刷,直至只剩下网状脉;平放在塑料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如图3)。
图3刷叶肉和冲洗叶片
: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没有在实验室对刷洗好的树叶进行染色,而是回来后再染。
因此,染色时,树叶已在旧书里压平压干。直接从旧书取出树叶放在装有蓝墨水的容器里染色(如图4)。
图4树叶在浸没在蓝墨水中
:染色1-2小时,取出,平放在吸水纸上,用旧书压平压干。
,这样一个书签就制作完成了。
六、实验结果:(芒果树叶为褐色;白玉兰树叶绿色或浅黄色,较大;桂花树叶最小)
%时刷洗过的树叶:
10min15min20min
从图片上看,所有的树叶都没有刷洗干净,还留有很多的叶肉。而且,在刷叶肉的过程中也
发现,叶肉很难从叶片上刷下来,用力过大叶片就刷破了。因此,我认为,碱液的浓度太低,腐蚀程度不够,叶肉还没有煮烂,故难以从叶片上刷下来和刷洗干净。至于时间为15min的叶片看起来比20min的刷洗得干净,个人认为是刷洗时间的问题,继续刷洗的话,后面的应该能刷得更干净。
%时刷洗过的叶片:
10min15min20min
从图片上看,时间为20min的叶片刷洗得比较干净,留有叶肉较少,而前面两个还是留有较多叶肉,但相比浓度为5%的叶片,叶肉是少了点的。而且浓度为10%时,煮沸相同时间的话,叶肉已煮得比较烂,比较容易刷。另外,在相同浓度的碱液里煮沸相同时间的话,白玉兰树叶叶肉腐蚀比较彻底,桂花树叶次之,芒果树叶最后。但是,煮沸20min的白玉兰树叶有点卷。因此,我认为,浓度为10%时,碱液的浓
度还不足以在15min内使叶肉被煮烂,叶肉刷洗不干净,故碱液的浓度可以再提高。还有,白玉兰树叶不宜煮太长时间,15min为宜。
%时刷洗过的叶片:
10min15min20min
从图面上看,所有的叶片都刷得比较干净,残留叶肉很少,可以看到较为清晰漂亮的叶脉。而且在刷洗过程中,很容易把叶肉刷下来。还有,加热20min时的白玉兰树叶周边已卷起来;桂花树叶加热20min的形状比较好看,加热15min也不错;芒果树叶加热20min时,刷得比较干净。因此,碱液浓度为15%时,足以腐蚀各种叶片的叶肉,加热时间的话,白玉兰可定为15min,桂花树叶15min或20min都可以,芒果树叶时间可略微长些。
(蓝色)结果:
白玉兰树叶
芒果树叶
桂花树叶
从三种树叶的染色图片上看,染色效果不好,几乎看不出蓝色。我认为,由于叶片放置太久再染色和染色时间过短是影响染色效果的主要原因。
七、实验结论:
1、在叶片选择上,白玉兰树叶和桂花树叶都不错,叶脉
清晰,得到的书签也比较好看。而芒果树叶的话,稍欠美观。
2、碱液的浓度定为15%已足够,过低叶肉腐蚀程度不足;过高的话,叶片可能会卷起来,不易分离,而且也会消耗较多氢氧化钠固体,不够环保。
3、在加热时间上,白玉兰树叶15min为宜,桂花树叶15min-20min皆可,芒果树叶可稍微长些。
篇二:叶脉书签实验制作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制作叶脉标本
2、培养动手能力
二、实验对象:
叶片的选择:
宜选择叶片大小定型,叶脉粗密,且处于生长盛期的无病虫害的叶片,以木兰科、榆科榉属、桑科榕属、木犀属等植物的叶片制作效果好。(如:白玉兰叶、桂花叶、含笑叶等)
三、实验工具:
仪器药品及工具:
1)软牙刷2)氢氧化钠3)电炉4)大烧杯5)镊子6)塑
封机7)塑封片
8)品红、品绿等染色剂9)吸水纸10)培养皿等
四、实验步骤:
1)将叶片放在20%—30%的NaOH中煮20—30分钟进行腐蚀。(煮过程中不能离开电炉,以防发生意外)
2)用清水清洗10—15分钟,(或用双氧水溶液浸漂8—12小时)
3)(用培养皿底)用软牙刷在水中轻轻刷去叶表皮和叶肉组织,刷时用力要轻柔,均匀,以免损伤叶脉。
4)用一张较硬的纸在水中将标本托住,展开,放入吸水纸中压平,然后放在标本纸内进行自然压干,吸干水分(24小时以上)
5)染色(品红,品绿,蓝色),干燥:将压干叶脉放入不同染色容器中,染色5—10分钟,再放入吸水纸中进行压干(24小时以上)
6)过塑:将染色压干的叶脉进行修整,放入大小合适的塑封膜进行塑封,作品完成。
五、实验感想:
收获体会:
叶脉,是植物叶片中维管组织的总称,肩负着水分,无机盐及营养物质的运输任务,
被称为植物叶片的“血管”,因为其支撑着整个叶片,又被
我们称之为植物的“骨架”。如果我们设法除去叶片的叶肉和表皮,就可以得到一片完整的薄若蝉翼,精美而典雅的叶脉标本。叶脉清晰的显示了植物的叶片脉序结构,是植物学基础研究(如植物分类学)中的重要分类性状之一,可以为植物分类学提供一定的分类依据,因此叶脉标本制作也是植物学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此外,叶脉标本外观精致而优美,可作为收藏的工艺制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经过这次叶脉标本制作实验,我知道了好看的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对还没怎么进过实验室的我们来说都充满了新鲜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了一些常见实验仪器的
使用方法,锻炼了动手能力,对一些常见叶子的性状也有了更好的认识和记忆。在制作过程中,看似简单的刷叶子其实要下很多功夫,很耗体力,不过我坚持了下来。当最后拿到辛苦做的叶子的成品时,难掩心中激动的心情。
改进意见:
希望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采摘实验所需的叶子,并带领我们认识一下那些植物的生长过程,主要病虫害等基础知识。
六、作品展示:
篇三:叶脉书签制作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制作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伴着一股好奇心,我选修了这门实验课。从第一节课的接触到最后实验作品的上交,打破了我对于书签的看法,也认识了简简单单的树叶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作用。通过我们的双手,将美丽的自然万物进行加工,可以创造出另一番美丽。
本次实验课,不但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提高自己自身素质,与同学的合作协调能力也加强了。
一实验过程及要点
实验地点:学7203时间:第7-10周,周六指导教师:周文声教授相关知识:在水池中或水沟中常可看见腐烂的落叶,用水冲去腐烂的叶肉后出现完整而纹路清晰的叶脉经过清洗晒干后,可夹在书本中当作书签使用,这种叶脉的形成,是利用发臭的水,沟中微生物滋生来分解叶肉,但是必需经过长时间才能形成。本实验是利用高浓度氢氧化钠来处理新鲜的叶片。因强碱会腐蚀叶肉,只需二小时就可得到一片漂亮的叶脉,由于NaOH的侵蚀力强,所以选择叶片时应挑较成熟的叶片,以免叶脉被腐蚀。
实验过程:除去叶肉—>染色—>过塑
仪器药品:(1)软牙刷;(2)氢氧化钠;(3)电炉;(4)大烧杯;(5)镊子;(6)封塑片;
(7)封塑片;(8)红、绿等染色剂;(9)吸水机;(10)
培养皿等。
除去叶肉:(1)树叶选取和清洗首先得选择适当的树叶,不能太嫩,叶脉要分明。根据学校资源,本次试验我们以玉兰叶作为原材料,将选取的叶子置于脸盆中,清洗表面的污垢。
(2)叶肉腐蚀将叶片放在20%-30%NaOH溶液中煮15-20分钟进行腐蚀。煮过程中人不能离开电炉,以防发生意外,适当对叶子进行翻动,使其受热均匀。(3)刷去叶肉将腐蚀好的叶子放在培养皿底部,用软牙刷在水中轻轻刷去叶表皮和叶肉组织,刷时用力要轻柔、均匀,以免损伤叶脉。最后用一张较硬的纸在水中将标本托住,展开,放入吸水纸中压平,然后放在标本纸内进行自然压干,吸干水分。
染色:实验室提供了蓝绿两种染色剂。将压干叶脉放入不同的染色容器中,染色5-10分钟,再放入吸水纸中进行压干,注意要压平,以免叶片损坏。
过塑:将染色压干的叶脉进行适当修整,放入大小合适的塑封膜进行塑封。塑封过程中要注意将塑封膜平整地放入塑封机中,不要离开塑封机,以免塑封膜被机器卡住,避免造成叶脉被破坏。作品完成好,将其中较好的一份叶脉书签作品上交。
二心得体会及收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验课,就很好得给予我
这次机会,让我认识了叶脉书签制作的方法,明白了通过自己的双手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成果。由于一开始缺乏相关经验,经常会把叶子刷破,辛辛苦苦煮过的叶子又浪费掉了。同时,在挑选叶子的时候的,只顾着挑选好看的,没注重叶子本身在这个实验中的可行性,使得腐蚀过后的叶子无法满足制作书签的要求。
通过叶脉书签的制作,拓展了自己在生物学方面的视野,培养了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掌握自主设计及制作叶脉书签和其他工艺品的技能,并在实验中体会到了莫大的乐趣。
店铺:味上佳
叶脉书签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