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管理会计
主编杨桂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第二章成本分类与变动成本的计算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第四章预测分析
第五章短期决策分析的方法
第六章全面预算
第七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会计控制
第八章责任会计与业绩考核
第九章作业成本管理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
第一节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对象、职能与主要内容
第三节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主要特点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会计分支学科。它拓宽了会计的管理职能,侧重研究企业内部现在和未来资金运动的规划与控制,把决策会计和责任会计作为主体内容。它吸取了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些成果,成为现代企业管理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第一节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20世纪初,为配合泰罗制的广泛实施而形成的标准成本会计,可被视为由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过渡的一个中间环节。以标准成本会计为起点形成的管理会计,可称为基础性管理会计,它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区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和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经过较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到20世纪70年代,以决策性管理会计为主体的基础性管理会计已趋于成熟并定型。
一、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1920—1950年)
单一的传统会计仅局限于记账、算账和报账。社会在发展,会计也在发展。社会愈发展,会计愈重要。20世纪初,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于1911年发表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开创了管理新纪元。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的核心是通过所谓时间研究、动作研究等来制定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被认为可以实现的同时又是最有效率的标准,作为评价、考核工作和生产业绩的依据,促使工作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实现高度标准化,以此来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同时,泰罗还发表了《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与方法》,第一次把会计与管理结合起来。随着“泰罗制”在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会计如何配合推行泰罗制,为提高企业生产和工作效率服务,开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于是,“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同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直接相联系的会计核算方法开始产生与运用,成为成本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孕育着管理会计的萌芽。可以说,管理会计是从成本会计发展而来的。管理会计的雏形与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有密切的联系。
二、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社会经济出现许多新特点。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有一个新的发展,并成功运用于经济建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企业从独资公司、合伙公司发展到跨国公司,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企业与外部的联系越来越广,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竞争日益加剧,这就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企业内部管理的加强与优化,而且要求企业对外部经济环境要高度适应并能够做出灵活的反应。这样,企业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市场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会计作为经济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风行一时的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说无法适应的。泰罗制有两个重大缺陷:第一是重局部、轻整体,着重于对生产过程的个别方面、个别片段的高度标准化,对企业管理的整体、企业与外部的经济关系即竞争能力却极少考虑,导致抓住片面、丢掉全局。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决策要与外界的客观经济情况相适应,如果方针、政策、经营目标错了,企业的个别环节效率再高也无济于事。因此,新的企业管理指导方针应当是“管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
资本主义企业高度集中,企业生产规模日趋扩大,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使管理会计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用灵活多样的技术方法、方式提供有用的信息,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作出正确决策创造了必要性。而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在会计中的运用,使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作用,为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创造了可能性,标志着管理会计进入成熟和发展期。
决策性管理会计与执行性管理会计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决策研究为核心内容,为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改善经营管理、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的管理会计。它包含了执行性管理会计,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执行性管理会计相比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1)与现代市场中全社会价值链优化相联系的战略管理会计。
(2)从微观扩展到宏观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计算,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目标成本计算和与之相联系的Kaizen成本计算。
(3)财务衡量与非财务衡量并重的新
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管理会计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