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是由【guoxiachuanyue0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代码:560103
项目组指导:赵友亭(山西省政府工程建设事务管理局局长)项目组组长:冯美宇(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主任)项目组副组长:王晓华(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规划教研室主任)项目组成员:左国保(山西省泰和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吴锐李究所所长)(太原市建筑工程质非胡国量检测站站长)
庆(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张兵兵(山西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李峰(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圆李楠方古迹保护修复有限公司)
王明明(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博(山西达志古建筑保护有限公司)陈晟优(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王刘文博(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付一、专业建设基础
1行业背景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家对古建筑保护和修缮重视的加强,古建筑设计修缮行业成为近年来建筑行业中发展较快的一枝。目前国内古建筑设计修缮市场已经形成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等多种企业组织形式,多元市场主体共同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在古建筑修缮设计行业中,产业化发展和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对专业的古建筑设计员、古建筑施工员、古建筑造价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逐年扩大。尤其是山西古建筑遗存较多,是我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省份,古建筑设计与修缮市场巨大,对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需求也非常突出,同时山西保存的古建筑跨越历史范围大,从唐宋至明清皆有,种类繁多,涵盖了古建筑大部分的建筑类型,对古建筑从业人员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古建筑系设计修缮行业的蓬勃发展、山西广阔的市场需求、专业高标准的技术要求是我们进行古建筑专业建设的土壤和基础。
2、专业建设基础和特色
(1)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也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定
的古建筑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自2003年招生以来,我院是山西省唯一一家进
行古建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
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风格艺术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之一。
(2)本专业立足山西,服务于古建筑设计修缮行业。每年吸引大量的应届高中毕
业生报考,近3年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达98%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双证率100%。
(3)多年来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山西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山西达志古建筑保护有限公司、北京双宁文物保护技术有限公司、山西省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市清华文博顾问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慕名来校聘用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
学院为专业建设投资建设了古建筑模型制作实训室、古建筑成果展示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与山西省民俗博物馆(纯阳宫)、山西省博物院等合作建设了古建筑校外教学实训基地。
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中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5名,助讲1名,企业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4名。专业教师中获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获注册执业资格证的教师5名。专业教师编写了6本高职教材。其中主编的4本教材被评为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教材为国家精品教材,2门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
3、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专业建设的教育理念与现代产业体系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不适应。
培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高端技能人才的专业建设机制尚未形成。
顶岗实习的实效与专业培养目标、企业用人标准的错位。
专业建设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差距较大。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发展
校企对接目标由“政”、“行”、“企”、“校”四方共同组成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建立紧密型合作的专业建设长效运行机制,实行“工学交替、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的实现形式,完善顶岗实习、双证书等相关制度。与古建筑企业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建设与古建筑修缮、设计、施工产业的对接,工学结合课程内容与古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古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国家二级建造师证及山西省文物保护工程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的对接,古建筑专业职业教育与学生毕业后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对接。
系统培养目标以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系统设计教学资源,引入古建筑行业标准开发课程,构建课程体系,重视与同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延续与衔接,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实践育人目标以木作、砖瓦作、彩画作等工程项目为载体,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建立“三体验”、“三中心”校中厂实践教学基地,校企联合组织实训,创建古建筑
工程技术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厂氛围和企业文化,提高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实效。
4)转变培养方式目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与古建筑企业合作开发设计“项目引入一一项目解析一一项目探索与实战一一项目提交与展示一一项目评价”的教学模式。搭建校企素质传输平台课程,将古建筑工程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实施过程信息实时传送到校内课堂,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5)建设教学团队目标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突出梯队建设,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德技双馨的古建筑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
6)实施第三方评价目标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古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古建筑企业第一线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所必需的文化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古建筑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古建筑测绘能力、古建筑修缮设计与仿古建筑设计能力、古建筑工程造价能力、古建筑工程材料采供与管理能力、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古建筑工程信息管理能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专业建设内容
1、创新校企合作实现形式
(1)合作机构以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与勘察设计市场监管处及优秀古建筑设计与施工企业为平台,学院主动牵头,与企业共同组建建筑与艺术系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
(2)合作机制创建校企合作“对话”机制,校企合作“定期沟通”机制,校企合作人才质量评价机制,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3)合作形式校企合资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共编工学结合的教材,校企共同开展社会服务。
2、课程体系设计在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深入开展中国古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和专业改革调研,开展岗位能力分析。设计“学中做”、“做中学”、“岗中学”实施路径,形成“工学交替,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详见图1。
第三阶段
7+8
第二阶段
4+5+6
工工
图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线框架
专业建设联合体把脉,形成、完善、深化岗位能力对应的教学内容。以学生获取“双证书”
为目标,构建、完善“双系统融合”的课程体系。详见表1以“工学交替、双证融合”人才培养
2。
模式为切入点,实施三阶段、八学期的教学组织模式。详见图
第二学期:M!P—f专业基础理论
第三学期]一〃“弓I校冃能项”职业I一V专业认知卜
[第四学期
分实;程实分Y
产性实训
[第五学期]—(学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一工的企模拟实作站T:门技能方向辽
基外实训十岗实习jT!
图2三阶段八学期的教学组织模式示意图
3、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课程建设
与古建筑设计与修缮企业合作开发,共建《古建筑识图与制图》、《中国古建筑构造》、《古建筑彩画》、《仿古建筑设计》等4门工学结合课程。
(2)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基于项目实施过程的教学方法为切入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面对一个实践性、开放性的教学项目,通过“项目弓入一项目解析一项目探索实战一项目提交与展示一项目评价”,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
(3)课程教学资源
1)教材建设
精选文库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
双系统融合
职业素质与专业技术融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学历教育与职业(执业)标准融合
工学交替单元
基础单元
准备单元
设计单元
施工单元
拓展单元
独立实践单元
专项技能实训单兀
顶岗实习单元
表1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双系统融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
思政、体育、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
础、专业英语、大学语文
古建筑美术基础、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古建筑制图基础、力学与结构、古建筑构造、仿古建筑设计原理、
古建筑识图与制图、古建筑效果图表现技法、仿古建筑设计实务、中国古建筑彩画
技术、建筑CAD建筑3DMAX
建筑PHTOSHOP
古建筑工程测绘、古建筑施工技术、古建筑保护与修缮、古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中国古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计价软件应用
传统建筑风水、外国建筑史、园林规划设计、地域建筑、建筑法规与文物保护法、古建筑文献选读
古建筑测绘实训古建筑彩画作施训古建筑木作实训古建筑砖瓦作实训古建筑修缮仿古建筑设计
融入职业资格标准
《职业道德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建筑制图规范》
《建筑制图规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地区)》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南地区)》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古建筑技师职业资格鉴定规范》
精选文库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
精选文库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
精选文库
区)》
古建筑施工《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南
地区)》
精选文库
与企业合作开发《中国古建筑识图与制图》、《中国古建筑构造》、《古建筑彩画》3门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实训教材。
2)课程信息化平台建设依托学院建筑类信息资源中心,建设企业施工现场的工作流程录像、数字化教案、多媒体课件,形成丰富的课程素材和网络资源。
(4)课程考核与评价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由背景评价、资源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方面组成。在整个评价体系设计中,增加行业企业考核的权重,采用“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将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4、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双主体”的教学团队。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聘任企业兼职带头人1名。在2年建设期内,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90鸠上。每年培养专职骨干教师2名,聘任于培养企业兼职骨干教师2名。每年选派2名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使库内教师达到20人。
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古建筑施工信息网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在2年建设期内与山西省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圆方古迹保护修复有限公司合
作,运用企业网络资源开辟数字化模拟信息实习实训基地。
(2)“三中心”、“三体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三中心”、指专业教育中心、美学训练中心、计算机绘图训练中心。三体验为古建筑木作体验站、古建筑彩画作体验站、古建筑瓦、石作体验站。
(3)顶岗实台建设为解决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对接,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每年校企共建顶岗实习校外实训流动基地5—6家。每年与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2—3
家。
6、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1)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
(2)成立由古建筑合作企业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
(3)要围绕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用人单位的评价、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自身的评价多元的社会评价指标,建立立体的、多层次评价标准体系。
(4)以校园网为载体,建立评价管理信息化平台。
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拓展职业培训,面向古建筑行业企业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拓展社会服务能力,依托专业技术优势,与公司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内容,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引领职业教学科研,依托专业技术优势,与公司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组建科技研发创新团队,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横向科研课题研究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开发或研究项目。
四、改革举措
1、改革方法
(1)专业建设与古建筑产业发展相融合。充分发挥山西古建筑资源优势,坚持专业特色发展与产业发展相协调,不断增强古建筑工程技术社会服务能力。
精选文库
(2)专业建设与校企联合教学相融合。系统培养与中高职教育相衔接,以专业建设方案为载体,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调整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实现校企对接互利共赢。
(3)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相融合。在优秀古建筑企业单位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定期实践制度。聘任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学生实践能力符合职业要求。
(4)专业建设与社会多方参与相融合。“政、行、企、校四方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专业建设机制。
2、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1)建立学院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学院建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以院党委书记、院长、教学副院长为核心,系主任和合作企业代表为组员,负责专业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等工作,制订保证古建筑专业建设顺利完成的各项政策及措施,保证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按期完成。
2)系部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成员包括系主任、专业教研室主任、中国古建筑行业企业专家、古建筑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加强古建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工作。
3)以教研室为单位建立古建筑专业“项目工程型”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2)政策保障
1)山西省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晋政发〔2006〕26号)文件和《山西省高等学校校方责任保险工作实施细则》(晋教后勤
【2010】24号)为校企合作办学和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优惠政策。
2)山西省教育厅将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列为省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重点建设院校,予以政策倾斜和支持。支持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3)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十分重视学院的专业建设,将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列为行业重点建设专业,并提供相关优惠政策。
(3)经费保障
在2年建设期内,中央财政重点支持项目建设专项资金200万元,学院将严格遵守

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