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法治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四中全会强调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五中全会把“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加强和改进信访和调解工作”等纳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范畴,为做好信访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信访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把改革信访工作制度与推进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改革的助力、推动作用和法治的引领、保障作用,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不断增强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针对性。
一、把打造“阳光信访”作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提升信访工作公信力的重要载体。当前,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和公众参与方式。信访工作必须积极回应群众对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关切,既要使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又要使问题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切实保障群众信访权。全国信访系统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制定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增强“互联网+信访”意识,搭建起集投诉、办理、查询、跟踪、监督、评价等于一体的全台,全面推行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信访”新模式,努力实现受理数据全录入、信访业务全应用、办理过程全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地方便了信访群众。2015年,%,已分别超过了来信、来访的数量,网上信访正逐步成为群众信访的
“直通车”、主渠道。“阳光信访”理念催生的网上信访平台建设和应用,以公开促公正、用透明赢信任,有效契合了信访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以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拓展新空间,有力推动了信访工作领域的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为了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效果,全国信访系统坚持把信访工作评价权交给群众,从2014年开始将信访事项全部放在网上流转、网下办理,信访人可以随时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和处理结果,并对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作出满意度评价,让广大群众成为信访工作的“监督员”和“裁判员”。同时,运用信访大数据,加强综合分析和精准研判,注重从信访事项中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积极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的前瞻性意见建议,促进了信访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把打造“责任信访”作为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建立正确工作导向的关键环节明确指出,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信访工作的这一本质决定了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信访工作的核心,也是衡量和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信访工作必须紧紧扭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如果缺乏严密的责任体系,出12现信访问题可以不担责,办理信访问题可以不负责,造成严重后果可以不问责,那么再好的信访制度也是“纸老虎
”“稻草人”,对规章制度的“习惯性漠视”、“随意性变通”等问题自然会大行其道。全国信访系统突出责任带动,以建立严密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为重要抓手,通过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增强“责任信访”新动能。
一是紧扣主体责任落实,实施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大教育疏导力度,下移工作重心,引导信访群众变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多头上访为就地反
信访法治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