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回归自然为重的西湖文化公园规划设计.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回归自然为重的西湖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摘要:以长沙西湖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阐述了风景园林建设的价值观,探讨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具体做法。提出了在“两型社会”下以自然生态为重,将人为的干扰降至最低,反对过度人工化园林景观,倡导“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园林景观。
关键词:自然;生态;规划设计;因地制宜;两型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随之带来的是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在现阶段的中国,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日益面临挑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选择[1]。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政府提出了“两型社会”的构想,在湖南成立了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积极倡导“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建设。在这一大环境下,作为城市的绿肺――城市公园,承担的不仅是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更重要的是发挥其生态效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为前提的“两型”园林是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人性回归自然需求的重要决策。
2项目概况

西湖文化公园位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北部,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位于长沙“两型社会”先导区范围内。规划用地东至滨湖路,南至枫林路,西北以龙王港为县(图1、图2)。,。()。公园在长沙“两型社会”先导区、风景名胜区双重大背景下,规划将其定位于一个开放型的城市公园,一方面融入岳麓山游憩系统,使之成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能适应当下时代城市市居民生活,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乐的公共空间。

规划用地内现状场地四周高,中间低,成盆地状。南、西、北场地标高高出湖面8~11m,东部场地与湖面高差3~11m不等,见图3。
规划区内的现状用地为西湖渔场,是湘江水系在长沙城内面积较大的湖泊之一,与岳麓山形成山水相映的空间格局(图4)。但由于周边内的水质严重受周围环境污染,导致湖面垃圾遍布、恶臭难闻。整治景区环境,恢复生态自然面貌,使之真正发挥其最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周边城市道路均高于景区用地,整治规划需要衔接好景区与城市的交通。由于该景区的整体景观风貌较差、地形特殊、可利用的自然景观单元少,对于重塑与岳麓山系于一体的山水场景,回归生态自然风貌,建设成“两型”城市公园有一定难度。规划设计从现状分析入手,尊重场地特性,因地制宜地把园林构成五大要素轻轻置入该场地,使之符合长沙“两型社会”先导区内示范性城市公园。
3以回归自然为重的规划设计对策
对于城市公园来说,使用的主体是人,自然要以人为本,然而人是自然的中一员,自然却不属于人,所以人们常用“天人合一”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性需要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则是天人合一的境地,也是风景园林设计追求的最高境地。笔者认为“天人合一”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对人,以人为本;二是对场地,因地制宜。因此以回归自然为重的设计的前提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设计者一般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体现人文关怀;用“因地制宜”来描述对目标环境的认知和利用的智慧。笔者认为“以人为本”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从宏观

以回归自然为重的西湖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3-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