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祖国统一.ppt2003年,在十届全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饱含深情地背诵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的一首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l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温家宝凭借这首触动国人心中隐痛的诗,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盼望台湾和祖国大陆早日团聚的共同夙愿。
⒈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使秦国势力日益强
B秦国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C统一的条件成熟且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秦王赢政具有雄才大略和过人的胆识
2秦始皇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征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
C制定法律镇压人民的反抗 D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秦朝实行郡县制,两者都
A 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B 曾有利于历史的发展
C 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 D 在短时间内被废除
,秦朝设置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 太尉 D诸卿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1)包括哪三种制度
(2)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
(3)归纳中央集权在社会发展中的优缺点。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目标分解
重点——“一国两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实践。
难点——“一国两制”得以实践的原因及意义。
(1)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和平方式统一祖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2) 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统一的方针政策》: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
2.“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过程怎样?
阅读教材,思考:
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台湾问题
3、“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与意义
“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祖国统一的前提,也是我们的核心目的
“两制”,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这是实现“一国”,完成祖国统一的方式方法。
含义
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同步检测
1 “一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 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 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2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指的是
A 两种社会制度 B 两种法律制度
C 两种管理制度 D 两种军事制度
B
A
“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 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 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 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D
二、“一国两制”的实践
(一) 成功运用——港、澳回归
1 香港的回归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展拓香港界址专约》强迫租借九龙,租期为99年。
(1) 香港问题的由来
22课祖国统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