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的内容模式.doc视频网站的内容模式
2009年12月28日,TV)正式开播,吹响了国营电视台进军网络的最响亮的号角。国营电视台(从中央到地方)所拥有的频道与节目资源优势有可能构成其他类网站成长的绊脚石,占据与排挤草根力量的成长发育空间,使视频网站沦为传统媒介的网络发布平台,而非具有自我生成、延展以及修正能力的分享与创新平台。从YouTube与土豆网两个相近案例来看,视频网站服务的主要目标并非是自上而下地发布传统媒介制作的视频,而是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支持网民自下而上地上传视频,建立不同视频之间的链接,并且针对视频内容进行互动。这种交流的形式、过程跟交流的内容之间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孟子》中,有一段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问:“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答:“不若与人。”孟子问:“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宣王答:“不若与众。”利用这个典故,视频网站的理想定位是在各种力量之间进行穿针引线,搭建“众乐乐”的平台。不管是YouTube的“播出你自己”,还是土豆网的“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都注重草根力量的互动与狂欢。YouTube创始人之一Jawed Karim将该网站成功的原因归功于网站所具有的四大特色。第一,通过“相关视频”目录进行视频推荐;第二,通过电子邮件链接实现视频共享;第三,评论与社交功能;第四,可嵌入式视频播放器。这四大特色都跟一个核心功能有关:促进网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土豆网也是通过“转发邮件”、
“聊天分享”等方式来实现这一功能。
网民想要从视频网站收获的东西不仅仅是获得视频传达的信息或娱乐,更想通过这个平台获得认同,同时彰显自己的个性。认同的过程是一个从个体到社区、由一到多的努力过程,也就是从“人”(一人),到“从”(二人),再到“众”(三人或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具有反向的逻辑,网民通过分享行为将自己与别人之间建立区隔,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才能,彰显自己的个性,这是一个从“众”到“人”的过程。理解这一点是视频网站成功之“道”,一切阻碍网民分享的行为都是背“道”而驰的。网站的骨骼框架则应不断围绕此“道”进行设计与调整,由此,在视频内容多样化与数量方面实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
YouTube与土豆网上的数千百万视频主要来自于传统媒介机构与网民自制视频,但后者占据了大部分份额。JeanBurgess与JoshuaGreen分析了YouTube的四种视频评价方式:最多观看(以观看次数进行统计)、最多喜爱(最多被收录到网民档案)、最多回应(最能吸引网民进行视频回复或者建立视频链接)、最多讨论(吸引网民评论最多),据此从2007年8月到10月每月抽取2天的样本,共选取了4320段视频进行研究。在这里面,除去331段视频无法归类之外,有1812段视频源自传统媒介,占总量的42%,有2177段来自网民自制内容,占一半以上。也就是说,所有这四类最受欢迎的视频当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于网民。越是涉及到网民互动的类别,越能吸引更多的网民自制视频。调查结果显示,在最多观看与最多喜爱这两类视频中,有60%以上来自于传统媒介,而在最多回应与最多讨论这两类视频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来自于网民自制。
YouTube的传统媒介合作伙伴包括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维亚康母等电视台或娱乐公司,与它们签有内容共享与收益分成合同
视频网站的内容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