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有分支);各支路互不影响,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的支路
判断: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路走一圈,回到负极,如只有一条,则为串联,
一、分子动理论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的热运动) 6、电路的连接方法(分割法) (3)、分子间存在分子力:引力和斥力扩散现象证明分子在运动和分子之间有间隙。如果只有一条电路,从电源正极依次连接到电源的负极;如果有多条电路并联(分支),利用分割的思想,把多条并分子的热运动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联的电路分割成一条一条的,再分别从电源正极连接;如有电压表,放在最后连接。(注意: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 内能及改变二、电流二、内能 1、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内能与机械能不同。(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是不可能没有内能) 3、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物体吸热:内能增加(对水加热、考太阳暖和) 4、验电器: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5、摩擦起电物体放热:内能减小(水冷却)
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3、内能的改变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摩擦生热)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
子的带负电;
做功(能量的转化)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水蒸气推动瓶塞运动而产生雾) 6、导体和绝缘体
三、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就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1、比热大表示物质吸热本领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大的物质温度改变小,比热小的物质温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干木柴; 度改变大。记住水的比热:C水=×103J/(kg.℃)。水的比热大,常用于冷却剂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2、热量计算:Q=Cm?t7、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形成电流的条件:电压(电源提供) 电路闭合一、热机
8、电流的强弱(I) 1、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叫热机
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μA) 1A=1000mA 2、热机分为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
九年级物理上期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章《内能》
3、内燃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热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4 二、热机的效率
1、燃料的热值(q):1千克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 3、热机的效率:η
=
q有q总
9、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符号
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小量程:0~,; 大量程: 0~3A, 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2)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大量程进行试触)。量程选择过大,指针偏转角度很小;量程选择过小,指针偏转角度超出刻度范围
(4)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两极(这样会造成电源短路,烧毁电源和电流表)
因为氢气的热值高,常用于火箭的燃料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一、电压(U)
(一)电压的作用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闭合的。(二)电压的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