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脊柱微创治疗.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腰椎微创技术概况
综述王善琛审校王建华夏虹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二区(510010)
前言:腰椎是脊柱上承接生物机械应力最多的部位。由于其独特的椎体形态、小关节面的走向、椎弓根和椎板的大小及倾斜度而区别于颈椎和胸椎,其上承胸椎下接骶椎,处于两个应力交界区。这样,腰椎可并发多种病理改变,最常见的是椎间盘突出,它常常合并腰背痛或者坐骨神经痛。同时,大部分脊柱疾病都累及腰椎,所以,当前许多微创技术最初是从解决腰椎的相关病理、症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后才被应用于脊柱其它部位解决相似问题。
在1892年,Smith于美国首次报道了1例通过腰椎椎板切除术治疗由于椎体骨折引起的进行性下肢麻痹的病例。虽然坐骨神经痛作为一种症状,曾多次在内科医生、科学家、学者的著作中出现过,但是关于坐骨神经痛的病因科学的研究却始于二十世纪初期,而其真正的病因在那时仍然是个谜。也许,Krause是最早行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人,他在1909年,通过切除椎板经硬膜内入路切除椎间盘【1】。当时,他认为被切除的椎间盘物是个内生软骨瘤。1911年,Goldthwait和Middleton及Treacher报道了破裂的椎间盘的描述。但是关于椎间盘的突出的发生和认识并没有被当时的医学界所认可,此后便沉寂了近20年。在这段时期里,也有些发表的报道把突出的椎间盘当作良性的软骨瘤,认为其可以导致坐骨神经痛。1929年,Schmorl报道了椎间盘中瘤样肿块的发现,他认为这是脱出的髓核组织,合并退变或损伤的纤维环,认为那样的瘤样物没有任何的临床意义。1929年,Dandy也报道了2例突出的椎间盘压迫马尾的病例,指出两例致病物与椎间盘组织相一致,并强调他们的病因是外伤,而不是肿瘤物,此后再没有相似的报道,直到1934年,Mixer和Barr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腰椎间盘突出与坐骨神经痛的直接相关性一文。详细介绍了通过腰椎板切除对突出的椎间盘摘除的手术操作方法。他这种手术入路需要切除大部分椎板,通过椎管内行椎间盘切除术。在此后的几十年,Mixter和Barr的手术方式一直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术式。1953年,Cloward提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另一种治疗方法,称之为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Cloward的PLIF术式由于治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夏威夷珍珠港伤员而迅速发展。自此,各种各样的像PLIF的椎体融合术根据其相应的临床适应症和优势相续提出来,如,TLIF ,ALIF。但是PLIF术式的应用为脊柱的治疗奠定了基础。1956年,Hodson和Stock提出了前路椎体融合术,它被认为是处理椎体前方病变最佳方式,且可以避免对后方结构的损伤。
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切除椎间盘治疗方案自Mxiter和Barr被广泛认可后,但是这种手术技术伴随着不断升高的病发率及风险性,有着许多相关限制,为了减少此术式的发病率, 1960年代中期开展了脊柱的显微镜微创技术,70年代由Yasargil发展,这种技术最初是被用来治疗颅脑疾病的。由于显微镜的应用,革新了脊柱外科领域,相较于先前的手术方法而言,显微镜技术具有小切口、少失血量、病症位置的可视化、住院时间的缩短及早日术后康复等众多优势。
1968Sachdev开始使用双目显微镜行腰椎椎间盘显微切除术,但是最初的腰椎的腰椎间盘显微切除手术操作方法是由Y

脊柱微创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5872037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1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