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骨科论文(一)教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骨科论文(一)
骨库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何玉翔 
摘要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和骨软骨在修补大块骨缺损及骨关节移植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异体骨供体的选择和取材应遵守美国组织库协会制定的基本标准。异体骨的保存方法有深低温冷冻法、冻干法和辐照灭菌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临床使用异体骨时,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和骨库的记录资料合理选择,并注意有关据体操组规程。最后总结了同种异体骨和骨软骨移植手术210例,未见明显的排斥反应,疗效满意。
关键词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软骨
随着现代矫形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块骨缺损以及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问题已成为较普遍和棘手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虽然自体骨软骨具有免疫反应,能快速结合等优点,但来源有限,常需另做切口,增加病人的痛苦和失血,且造成自体另一部分的骨软骨缺损;各种人工合成假体使用简便,能即刻修复损伤部位,恢复一定的关节活动,但因其缺乏生物活性,不能与受体部位发生生物接合,容易产生松动、磨损和疲劳断裂等问题,尤其不适合年轻病人[1,2],而同种异体骨软骨来源广泛,大小形状不受限制,且具有生物活性与受体部位能发生生物结合,同时可保留肌肉、韧带及关节囊等附着点,为重建关节和植提供能提供了方便和保证。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异体骨软骨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及近代冷藏技术的提高,阐明了冷冻保存能够降低异体骨软骨的抗原性并加快愈合速度,从而为同种异体骨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我所自1993年起建立了同种异体骨库,并与上海市瑞金医院骨科合作,用于临床大块骨和骨软骨缺损病例的移植手术,截至1995年5月共做210例,疗效满意。
一、供体的选择和取骨方法
Anti—H同种异体骨来源于新鲜尸体。为了保证异体骨的安全使用,选择捐献者应遵守美国组织库协会(AATB)制定的基本标准[3]:(1)无感染性疾病。(2)无静脉用药史。(3)无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史。(6)无72小时以上人工呼吸或支持呼吸应用史。(7)无体表深伤口。
捐献者年龄以15~45岁为佳,死前应作血、尿及其他体液的细菌培养和生化检查,包括(1)培养:细菌培养(包括需氧和厌氧菌)、真菌培养、血液培养,(2)病毒检测:艾滋病毒检测(
Anti—HIV—I)、肝炎病毒检测(HbsAg、bcAg),(3)其它:如每毒检测(RPR—R—reactive protein),以确保异体骨的安全性。取骨应在死后12小时内完成,若有冷冻条件可延长至24小时内完成。取骨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根据骨库需要及取骨部位差异分别采用不同的切口。在切带关节面的异体骨时,应注意对关节面的保护。同时应保留附着于骨端的重要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等组织的附着点,以便在关节移植时重建。
异体骨取下之后,应尽量去除骨膜、多余的骨端附着组织及骨髓,然后应无菌生理盐水洗净,并常规送骨膜、骨随及附着组织三套标本做需氧和厌氧菌培养。所有操作应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
二、同种异体骨和骨软骨的保存
目前常用的保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将异体骨用三层无菌手术巾包裹后,置于-70℃以下的深低温环境中保存。
:将异体骨送入冻干机中制成冻干骨后置于无菌真空容器中常温保存。
:异体骨经预包装后进行γ射线辐照灭菌(剂量位15~25KGY)然后置于-30℃

骨科论文(一)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5872037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7-10-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