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带来的启示
近年来,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学校要以何种方式来改变学生,又如何以学生的改变来引领学校的发展?
重庆二十八中学的垃圾桶设置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无的过程。一年多来,在校园内乱抛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随手弯腰拾起地上垃圾的现象多了;在教学楼嬉笑打闹的少了,轻声细语的多了;见面不闻不问的同学少了,彼此问候的多了;课余随时拿着手机的“低头族”少了,参与社团活动的同学多了;课堂上萎靡不振的少了,全心投入学习的多了。一个“垃圾桶现象”不仅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的公共道德水平,还映射出这样的共识:在体验两种环境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并且学会了尊重和承担责任,逐步改变和完善了自己价值观。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提出的中小学生价值准则教育的理论指导下,我校提出了体验式主流价值观教育,即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培育价值观。这里的主流价值观是以沙区中小学生道德准则为核心、对学生价值观的建立和形成发挥指导作用的公共价值观来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价值标准看待社会、人生以及自己的生活、生命。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的作用,认识人生的意义,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关注自己的灵魂,形成坚定的信仰,具有健全的人文精神,养成“有礼有爱有理想”情怀,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
在无垃圾桶管理的启发下和以上思想的指导下,我校组织了一系列以“责任”为关键词,体验为主要措施的德育实践活动。
体验式班会活动。即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教育,如收拾垃圾,参观教育博物馆,访问磁器口商户等。它改变了以往班会课一律说教的模式,地点由室内改到室外,内容由静态的变为动态的,形式由学生听改为学生做。学生通过现场体验增强了对社会的了解,加快了自身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
体验式管理活动。即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和常规评价,如由学生参与进出校门的仪容仪表和文明礼仪督查、食堂就餐秩序维持,图书室及各类活动如体育比赛等的管理和评价;由学生会各部门成员参与班级的清洁卫生、广播操及寝室卫生考核,让学生在履行自己“责任”的同时践行主流价值观。
体验式社团活动。我校在原有
垃圾桶带来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