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大联强顺势而为
由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宜春市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江西省第一家省市合作的电台――明月之声,经过两个多月的试运行,在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正式开播。这是江西省、市广播战略合作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创造性的合作,开启了江西广播事业改革、联合、发展的一条新路,也为市、县广播台(站)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有效途径。
靠大联强是“明月之声”广播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明月之声”的前身是宜春人民广播电台,由于地域、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多年来宜春人民广播电台只有一个综合频率。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小区域性广播的局限性制约了宜春人民广播电台的生存与发展,求新求变一直是宜春广播人探索改革发展之路的强烈愿望。此时,有六十年光荣历史的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也在探寻着与各地市广播电台的合作之路。
以此为契机,为了应对传媒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多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与宜春市广播电视台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携手合作,着力打造赣西地区品牌广播节目
――明月之声。
“明月之声”应运而生之后,由省、市台共同出资对其设备进行改造,对节目进行全面改版,并完善内部考核机制。短短数个月,“明月之声”广播各项工作开展顺利,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事实证明,靠大联强,借多方之力,乘多赢之势,突破区域的种种限制,以联合的优势铸就广播的强势,是广播突破发展瓶颈、拓宽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也是“明月之声”广播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顺势而为
创立“明月之声”广播的新模式
“明月之声”何去何从?省、市电台的决策者在思考,宜春广播人在探索,听众们在期待。“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和特色的东西,越具有竞争力”,本土化是争夺听众资源的需要。“那些专注于听众利益的最佳节目制作者将会扩大他们的地盘。反映我们栖居之地的本地信息和文化体验是最重要的事情。即使是那些自视为世界公民的人,也可能有一个自己心灵皈依的故乡。如此,对故乡的关注就成为最首要的了。”①“明月处处有,宜春月最明。月亮城里听‘明月之声’,‘明月之声’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要提高新闻宣传水平,要在创新思维、打造精品上下工夫,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江西人民广播台台长龚邦国语)据此,“明月之声”广播以频率本土化、栏目个性化、内容特色化为取向,对频率进行全面改版。
频率命名,适合本地特点。“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这是唐代诗人韩愈任宜春刺史时写下的诗句。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的江西宜春,所辖十县、市、区,人口540万。江西省第一家省市合作的电台之所以命名为“明月之声”,是因为宜春有座著名的明月山,宜春市委、市政府主打月亮品牌,将宜春定位于中国“月亮之都”。这在全世界也只有一个,名气大、前景好、寓意深。一个专门为宜春本地听众量身定做、提供本土化服务的定位明确的媒体形象,能使听众将“明月之声”与其他媒体区别开来,进而培养对本土媒体的忠诚行为和忠诚情感。因此,全省首家省市合作的电台取名为“明月之声”。准确的媒介定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才能使“明月之声”在媒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节目改版,立足本土需求。“调整频率定位,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优质节目,满足受众需求”。“明月之声”的节目改版立足本
靠大联强 顺势而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