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赴北京学习心得.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赴北京学习心得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赴北京学习心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找出差距付诸行动取长补短迎头奋进
——赴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学习心得
乌市第41中学刘雪琴
2010年12月6日—17日,我有幸参加了沙区教研室组织的为期两周的赴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学习、培训活动。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内容丰富、感触颇多。两周中有和西城中小学研修员的亲切座谈;有严谨精彩的专家讲座;有各类学校的经验学习;有凝神专注的听课评课;有听课之余与同行的倾心交流;也有学有所获的兴奋与欣慰;更有我们对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领导及各位指导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照的感激。万千思绪,林林总总,现稍作总结。
西城区利用研修网开展教育科研情况
1、西城区教育研修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是研修网得以推广和广泛应用的前提。西城区教育研修院领导心怀高远,注重为教师搭建网络研修的平台,在研修网建设初期,以行政手段助推网站应用,并及时制定各类网站使用的规章制度及各类奖励制度,从而有效推进研修网的普及。
2、研修员科研能力、服务意识强,是研修网运行的基础。无论是从研修院信息技术部还是从各科研修员自身,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意识,信息技术部注重与一线教师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将需求整理、归纳,用技术手段得以实现。各科研修员充分利用研修网这个平台,做好本学科的指导、服务工作,充分挖掘学科特点,做出亮点,不断吸引更多的一线教师自觉自愿的加入研修网,进行网上交流、提高,从而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北京各校信息化建设情况
1、各校理念先进,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水平高。在北京无论是示范性高中,还是普通中学,各校
在学校领导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们高二年级组一行五人,由常校长带队前往北京西城区十三中,进行历时五天的学习观摩。时间虽短,感触颇多,这五天有和亲切细致的十三中校领导的集体见面,有我们五人凝神专注的听课,有严谨认真的教研组长会,有发言热烈的班主任会,也有参加十三中学生活动的兴奋,有听课之余与同行的倾心交流,更有我们几人对十三中校领导无微不至的关照的感激和讨论观摩学习的收获和心得,万千思绪,林林总总,现稍作总结,向41中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作一汇报,以期更好地指导我校高中新课改的工作。
   第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学校领导的重视,是高中新课改成功的前提。北京十三中的校级领导心怀高远,关注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大力支持,全力以赴,与年级组教师密切配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调研,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以人为本,努力践行新课改,在探索中发展,从而使十三中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第二,这次考察学习,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认识到存在的差距,同时也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目标。
   首先,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的层面认识新课程改革的意义与责任,明确了课改的实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与课改之间的关系。十三中的校园典雅古朴,秀美宁静,十三中的教师温文而雅,气质极佳,十三中的学生文明礼貌,上进好学,这都与十三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分不开,也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意义和取得的成效。
   其次,懂得了课改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而成败的关键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几天的听课深深感受到北京十三中的教师注重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雪丽老师执教的高三(8)班一节45分钟的高考作文指导课,既有对写作目标的讲解,也有对材料的理解剖析,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与指正,既注重教师的引导,更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材料作文写作的基本规律及应注意的问题,从而较好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再有,北京十三中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赋予了课程改革美好的愿景:让课程成为学生发展和选择的菜单,让老师过上优雅的、体面的有尊严的专业生活,注重创建校园文化氛围,走入十三中校园,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份宁静:空气的宁静、课堂的宁静、师生心态的宁静,这固然与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但更多的是学校努力营造的校园文化氛围所致。
    第三,关于新课改与高考关系的思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大家都知道,教育不仅仅是高考,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最近常思考,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总理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教育界也流传着这样三句话:一流的教师育人,二流的教师教知识,三流的教师教课本。在与十三中领导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中,我明白了三点:1、聚焦课堂,开展课堂观察,提高教学效率;2、必修课必须把握方向,坚守常规,确保质量;3、选修课力求创新,突出特色,发展能力。观察十三中高一、高二的课表发现,他们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安排课时,绝不随意多排课时。十三中的师生用实践证明了上课时间和作业的增加并非提高学业成绩的唯一办法,而学生自主权的增加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业的成绩。这真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在蓝天白云中穿行的飞机把我们带回了西北边陲,短暂的学习考察业已结束,古色古香的北京十三中已在千里之外,学习是短暂的,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是长久的,考察是浮光掠影的,但留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十三中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派出出来的校园文化、校园氛围让我们留恋不已,永记心间,41中的明天也应该是如此光明美好,我热切期盼着,努力奋斗着!
   谢谢大家!
 
                                           
加入时间:2010/05/11

赴北京学习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莫比乌斯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