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学论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医学论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置换,髋功能恢复手术后医护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纠正畸形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而康复护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对2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系统的术后护理及康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57~81岁,平均69. 5岁。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6例,骨性关节炎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左侧12例,右侧14例,双侧2例。手术采用髋后外侧切口25例,前外侧切口3例。
2 术后康复护理
一般护理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常规给予吸氧,床边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并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和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②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和负压状态:定时挤捏引流管,使其充分引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及引流液倒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一般术后24~48 h引流量<75 mL时可拔出引流管。③体位护理:嘱患者保持平卧位。髋关节前方切口手术病人,患肢外展20°~30°,轻度外旋位,患肢抬高5~10 cm,以利于静脉回流。做各种操作时将髋部水平托起,不可牵引,防止髋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位,应立即制动,减轻疼痛和防止血管、神经损伤的发生,然后给予复位,妥善处理。④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情况
:敷料有渗血或渗液时予以及时更换,保持切口干燥并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严密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感觉。⑤疼痛护理:术后24 h内患者疼痛剧烈,劝导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保持心情舒畅。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避免患肢肿胀而致的胀痛。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强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准确进行疼痛评估,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痛剂。对使用镇痛泵者,密切注意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饮食及排便的护理患者术后多伴脾胃功能失调,饮食要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指导病人每日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数次或热敷,促进肠蠕动;多食流质易消化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睡前饮1杯蜂蜜水,晨起空腹饮1杯淡盐水。3日无大便,以上方法无效者,遵医嘱给予润肠通便药物或针刺大肠俞、天枢、脾俞、足三里等穴,以理气通便,必要时行不保留灌肠。
并发症的预防①感染:感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1周,注意观察切口变化,按时检查切口及换药,并行局部理疗。②出血:术前备血400~800 mL,手术当日早晨肌肉注射立止血1 KU,术中视出血情况,加用1次静脉止血药。术后严密观察脉搏、血压变化及切口渗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若切口渗血湿透敷料,即更换敷料,加压包扎,局部用冰袋冷敷,直至渗血停止。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量,一般在48 h以后拔出引流管。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患肢抬高15~20 cm,直至病人可以下地活动,患肢穿高弹袜(长度从足部到大腿根部),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2天开始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皮下注射[2],同时辅以康复锻炼,术后第3天开始持续被动功能锻炼和使用足

医学论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