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强不息.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强不息
魏书生
我在语文课堂上站立了30年了,由衷地感觉到教书是一种享受,跟同学们、老师们谈起教书的体会我一直建议把教书放在第三位,把育人放在第二位,把自强放在第一位。
要自强不息,就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处理好和社会大环境的关系。
首先要融入为理想社会奋斗的主流中。我1950年来到世界上,读小学、上中学,受的都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教育,那时真的相信共产主义能在几十年内实现。现在急于求成的梦醒了,但对信仰更坚定不移了。现在人类GDP人均只有5500美元,就已经为平等、公正、公平建立了这么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再过一万年,到人均GDP1000万美元的时候,谁还想让人类不平等,共产主义不到来,那都是不可能的。越站在悠长的人类历史的角度看,就越容易把自己融入追真、向善、求美的主流中,汇入主流。有了坚定正确的信仰,灵魂才不再流浪,精神才不再漂泊,思想不再浮躁,才能找到精神家园。
要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便要多看光明的一面,要实事求是地比较。
我喜欢和父辈比,和祖辈比,这样比,感觉到是幸运的。幸运在自己确实是生活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思想最宽松的时代。
我从懂事的时候起,一直到1976年,几乎总是在政治运动中经受着折腾,10岁赶上大饥荒开始挨饿,饿得刻骨铭心。到18岁下乡正是身体成长的阶段,又开始整年整年地挨饿,饿得头昏眼花。24岁批林批孔时,我又因为尊孔,而一场又一场地挨批判。有过这些不堪回首的经历,再面对今天改革开放,稳定、繁荣、宽松的社会环境,我自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幸福感,对比我的下乡108天便献出生命的同班好友,我成百上千次地叮嘱自己多做工作,以报答时代给予自己的恩情。
从索取、从指责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容易觉得天昏地暗,难以生存;从报恩、从适应的角度看,便觉得天高地阔,随时都有发展的空间。
二、处理好和本职工作的关系。
人活在世上两件大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人要紧的是守住平常心,做事就要处理好和本职工作的关系。
首先,人们都盼望到最理想的岗位。人要到理想的岗位,一靠素质,二靠机遇,而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暂时无法实现理想时,就把目前的岗位当作提高自己素质的训练基地。
1968年我不愿下乡,但潮流迫使我到农村种地。我只好利用种地的岗位,增加心理和身体的素质,同时看书学习,研究土、肥、水、种、密的关系。
1969年我不愿教书,却让我去教书。我又不敢不服从,只好边教书、边看书,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很适合教书,便想教一辈子。
1971年,客观条件迫使我离开学校进工厂。我到厂第一天就请求调转,未获批准前,我把本职工作当作提高自己素质的训练场,白天努力工作,晚间读书思考,等待机遇。
第二,要在主观上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最光辉的职业,把平凡的岗位看作一个宏大的世界。
我要求教书的时候,教师地位还不高,排在地、富、反、坏、右等的后面,被称之为臭老九。但我愿意教书,我不希望在客观上教师会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那是不可能,也是不应该的,人类不应该用一种行业歧视取代另一种行业歧视。
但对我来说,真的是最适合的,也是最光辉的。搞企业,当时计划经济,不允许有新想法;搞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不足,起步太晚;搞文体,没有先天特长;从政,我又不适应阶级斗争天天讲的政治路线。
于是我年复一年地申请,长达6年之久,多达150多次,夙愿终于得偿,来到学校教书。
当深爱一种职业的时候,就容易深入到职业的深处去观察,就感到这远看似平凡的岗位,细察其实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其中有无穷无尽的学问,有无穷无尽的科研课题。
置身课堂,探幽索微,乐趣无穷。屈指算来在教育行业30年有余了,当了几年教导处副主任,做了19年公立或民办中学的校长,当了9年教育局长兼党委书记,当了22年班主任。不管在什么位置上,我都一直站在课堂上教书,真不是为了什么支援世界上三分之二受苦人之类的伟大抱负,仅仅是出于个人的爱好。别人觉得是小课堂,我却感到是大世界。
面对红尘滚滚,诱惑遍地,评价标准多元,评价体系多极,发展提速,信息骤增,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我有时觉得自己像一片叶子,任风吹起,时而九天,忽而黄泉,浮沉不定,思绪纷飞,无凭无依,惶然而茫然。但只要走进课堂,我便立即像漂泊的游子回到温暖的家,立即焕发了自信。在课堂上我觉得自己像一棵树,我了解自己从哪里来,也知道自己往哪里去,清楚根须深扎的目标在何处,也明白枝叶舒展的方向在何方。
第三,不仅平凡的本职工作是一个宏大的世界,语文课堂有无穷无尽的学问,语言教学每一个简单的环节都有一百种不同的做法。
倾听学生谈理想,有一百种听法。
说“请喝水”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
读《满江红》一首词有一百种读法。
写教书的“教”字有一百种写法。
这样听、说、读、写更多的内容,当然更有成百上千种做法

自强不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01